读懂“历史意识”:以过去定位现在 | 社会科学报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好文分享:www.ii77.com]

读懂“历史意识”:以过去定位现在 | 社会科学报

“历史意识”这一概念的讨论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尤其是德国。它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史学理论家耶尔恩·吕森为代表。吕森在1983年对此进行过专题研究,其观点具有典型性与操作性。1994年,吕森在《何谓历史意识?》一文中,继续对此问题进行讨论。此后,德国史家约尔丹编著的《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德文2002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中,博多·冯·博里斯特别撰写了《历史意识》一文,简要论述了许多研究者对于历史意识的理解。 [原文来自:www.ii77.com]

原文 :《历史意识引导我们以过去定位现在

作者 | 浙江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陈新

图片 | 网络


历史意识的功能性解释


历史意识中最核心的要素乃是时间,不仅因为它是一种涉及对于过去构成理解的意识,还在于它本身是在时间中产生的意识。这种在时间中的双重性,分布在“历史意识”的内容与形式层面上。

  

读懂“历史意识”:以过去定位现在 | 社会科学报


博里斯在《历史意识》一文中,综述了历史学家们对历史意识进行的功能性解释,也就是我们利用历史来做什么?他提到,在心理学知识的关注下,有些研究者认为,通过历史意识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逻辑过程,即当我们用过去解释现在的时候,将历史解释为一种发展的和连续性的过程。既然谈到历史意识,那是否存在一种非历史意识?因为历史意识和非历史意识在逻辑上共同构成一个全类。这种非历史意识会是怎样的?会是超验的吗?如果是超验的,便和过去没有关系,那它在时间三维(即过去、现在和未来)里与什么有关系呢?它和未来有关系吗?现在需要通过历史来解释,也可以通过未来做出判断,而对未来的判断本身就是通过历史来构成的。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所谓的非历史意识是否通过历史意识来形成?这是当前有关历史意识讨论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历史哲学家们也正在探讨之中。

  

读懂“历史意识”:以过去定位现在 | 社会科学报


我们通过德国历史学家的研究发现,他们谈到历史兴趣的强度,应用历史的目标和动机,这些都构成了历史意识的范畴。此外,还有历史认识的方式,精确性知识的问题,以及像历史学、个别历史主体和情境、历史的切入能力、历史思想和历史情境等,即所有可以用“历史的”(historical)这个词涵盖的东西,都与历史意识有关。“历史的”这一形容词是对思维方式的界定。这涉及到历史意识的基本作用,如对他人的理解,对当下根源的解释(即形成对现在的解释),还有对(民族、国家、文化、历史)意识的建构,这些不都得通过运用历史意识来完成吗?

  

读懂“历史意识”:以过去定位现在 | 社会科学报


吕森曾提出,历史学的三种特性范畴也适用于“历史意识”:即“经验性的”说服力、“规范性的”说服力和“叙述性的”说服力。他认为这三种说服力都可以通过历史意识来加以解释。“经验性的”是对过去变化了的回忆;“规范性的”是理论的能力;“叙述性的”是一种审美的能力。他认为把解释过去、感觉当下和期待未来这三者联系起来的方式是历史意识的核心,而这三者就是我们对过去、现在、未来的不同感知方式。历史通过解释过程被建构起来,而只有现在是被感知的。感知这个要素非常重要,它意味着当下的体验和理解,而这种理解和体验在当下甚至都来不及解释,只有过去了才可被构成为一种解释。对未来的期待又是不可验证的,它只是一种构想,意味着人们在建构过去时向叙事者先前想象的、设定的和期待的未来作了一条延长线。吕森的研究,希望使历史意识在方法论上成为更容易被操控和理解的东西。

  


吕森后来再对历史意识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时,开篇谈到的却是历史教学法。在中国,历史教学法只在师范教育中得到重视,而没有被纳入史学理论的核心范畴中来。吕森对历史教学法的关注,是探讨历史意识是否可以通过教育为人们所获得。实际上,这是历史学中最紧要的话题之一,他在讨论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如果我们不能通过历史教育迅速获得历史意识,那么就没有必要开设历史这门课程。反过来说,我们开设历史课程进行历史教育,是否指向培养学生的一种历史意识?关于历史意识培养的研究,可以延伸出一些未来关注的主题,如有无可能通过个人成长的方式,分离出对于个人而言的历史意识发展的不同阶段?在不同阶段中,培养历史意识的目标是否也可不同?这些问题值得考虑。国内关于历史意识的研究尚未起步,还是有待拓荒的领域。

  

读懂“历史意识”:以过去定位现在 | 社会科学报


另一位德国史家汉斯-于尔根·潘德尔在1987年的文献里区分了与历史意识有关的七种因素:一是时间意识:即早先对应今天/明天;二是事实意识:就是真实的/历史的对应想象的/虚构的;三是历史性意识:指静态的-动态的时间性意识;四是认同意识:我们对应他们/她们、他人;五是政治意识:上层-下层,有权的-无权的;六是经济-社会意识:贫穷的-富裕的;七是道德意识:正确的-错误的,善的-恶的,涉及价值问题。潘德尔的这篇文献是想说明在实际历史研究中,这些分类都是有效的,但它在理论系统上又是不完备的。比如性别意识(男性的和女性的)在潘德尔那里就没有涉及,此外还可以分出许多要素。如果我们用“historical”这个词来指“与历史意识有关”,我们可以把过去的事物都涵盖其中,比如认知的、审美的和政治性的,等等。另外一个思想家瓦尔特劳德·施莱伯也从功能角度提出历史意识的五种能力即提问能力、方法能力、实际能力、媒介能力和导向能力。


历史意识与经验有关


通过前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即可以将历史意识界定为:引导我们以过去来定位现在的一种阐释意识。我们用历史定位现在,而历史是被建构起来的。那么,在这一建构过程中,历史意识到底如何起作用呢?

  

读懂“历史意识”:以过去定位现在 | 社会科学报


我们对欧洲近代历史主义已经多少有些了解。历史主义作为一种历史意识,其两个核心观念是连续性与个体性。连续性即认为历史发展是连续的;个体性指每个个体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歌德谈话录》记录了那个德意志历史主义形成的时代,在其中,歌德的言论处处体现出对个体性的关注。关注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即为什么我们总是以连续的方式理解历史?我们总是借助因果关系来建立一种必然的关联,可这种前因后果是历史中形成的吗?它是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基本的归纳建立起来的吗?实际上,我们可以理解为:因果关系是将某些事物具有的多元的要素纳入论证系统中,使其转化为一元的。而其本身是多元的,只有在论者的论证系统中,才使那个“因”变成对于整个主题而言单一的“果”,建立起了单一性的或必然性的联系。简言之,历史的连续性,就是把复杂历史现象的多元性,整饬为一个单线性解释。通过这种整饬,我们建构起具有连续性的历史。

  

读懂“历史意识”:以过去定位现在 | 社会科学报


立足于历史主义的个体性和连续性,可以看出历史意识与经验有关。如果没有经验,我们就不能获得素材来证明和定位现在,也无法建立证明现在的坐标系。基于这种关系,经验变成我们能够阅读、想象和感知的东西,这与记忆有关,而记忆与当事人在现场摄取信息的感官有关。若此,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信息来源的线索,即由感官摄取——记忆——经验——经验被组织成论证现在的坐标系,这个过程就是历史意识发挥作用的领域。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20期第6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读书 | 《中华大典·历史典》:观察当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角度

法文文献,你究竟藏了多少中国历史? | 社会科学报

历史 | 改革开放40年,40个“第一”彻底改变了中国

读懂“历史意识”:以过去定位现在 | 社会科学报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自媒体 微信号:ii77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爱八卦,爱爆料。

小编推荐

  1. 1 报考倒计时,新生必须知道的 4 件事 !

    还有人不知道呢?

  2. 2 “新中考”来了,考取好高中难吗?强烈推荐家长必看

    在新高考推行“3+3”模式的前提下,未来全国各地的中考也将陆续推行“4+n”模式,即语数外和体育必考,其他计分科目由学生自主选择。

  3. 3 【医师节特辑】从医60年不曾离开,因为我与麻醉爱的深沉

    大约30分钟后,我开始昏昏沉沉,躁动不安,步态蹒跚,失去定向,双侧瞳孔散大,出现谵妄。领导立即找来我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并喂给我一片苯巴比妥钠。

  4. 4 这才是书法的基本功

    赵孟頫何止楷书写得好?因历史原因、实用性及审美定势等影响,楷行书最受国人欢迎,而论艺术性,篆、隶、草书完全不

  5. 5 情 恋 · 七 夕│愿有情人终成眷属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是中国古代的妇女节,也是中国人真正意义上的情人节。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 凡间的妇女在七夕

  6. 6 小平同志是一个注重实际的人

    导读 邓小平的可贵,就是对内不折腾,对外韬光养晦,死死抓住这几十年难得的国际环境,果断把中国推上了一个台阶。 有一种说法:邓小平搞改革开放只是历史的偶然,假如当时没

  7. 7 司马懿这五句话,听懂两句都够用一生了!

    你的日积月累,早晚会成为别人的望尘莫及。 -01- “人不能怯懦,但不能不知敬畏 要学会敬畏自己的对手" 在曹叡(ruì)死后,曹爽嚣张跋扈,独断专权,一手操纵把司马懿升为太傅

  8. 8 大汉系列丨功成而身败 只为新君

    △欲加之罪 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在众多汉将奋力反击之下,七国之乱落下了帷幕。在这场战役中,要说军功卓著者,非太尉周亚夫和梁王刘武莫属, 如果非要争出一个第一,那必然是

  9. 9 我国有一座塔,俄国要求拆,日本也希望拆,中国:我们就不拆!

    商务合作QQ:3304279071、3517046736 清末,日本在实力发展,经济增长的情况下, 他们也就滋生了更大的欲望,日本想得到更多的利益,想让世界人们认可他们的国力。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

  10. 10 没有巧克力和玫瑰花,古人怎样过七夕?

    首发:8月17日《新华每日电讯》草地周刊 作者:郑学富 今天是农历七月七日,现代人热捧为“情人节”,古代却不是这样。古时候的此日,女子乞巧,娘家接闺女,文人晒书,所以又

本文内容来自网友供稿,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反馈核实

Copyright 2024.爱妻自媒体,让大家了解更多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