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讯 | 熊瑞敏点校:[清]崔述《读风偶识》出版(附“整理前言”)


[转载出处:www.ii77.com]


[本文来自:www.ii77.com]

引言



《读风偶识》四卷,清崔述撰。《读风偶识》是崔述的《诗经》研究专著,其书以勇敢的疑辨精神,商议辨析了《诗序》及《诗经·国风》部门篇章的大旨等问题,施展了崔述“据文求义”的治学方式和“明道经世”的学术旨趣,被夏传才师长归为清代《诗经》学的“自力思虑”派。崔述的学术对现代顾颉刚“古史辨”活动有重大影响。


该书近由中华书局编纂熊瑞敏点校整顿,语文出书社出书,系近年来该书第一个点校单行本。现推送《读风偶识》整顿解说,以俾读者认识崔述及《读风偶识》一书。


【清】崔述《读风偶识》

熊瑞敏点校  李山审订

语文出书社,2020年11月



崔述与《读风偶识》

文丨熊瑞敏


崔述是清代乾嘉时期的主要学者,他的《诗经》学研究在清代《诗经》研究中是独具特色的,他和姚际恒、方玉润一路被归为清代《诗经》学的“自力思虑”派(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提纲》)。《读风偶识》则是崔述《诗经》学研究的专著。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要认识崔述的《读风偶识》,我们首先有需要认识他的生平与学术。


一、崔述的生平与学术

崔述(1740—1816),字武承,号东壁,直隶台甫府魏县(今属河北邯郸)人。崔述自幼聪颖,其父崔元森(号闇斋)对他寄予很大盼望,曾经对他说:“你知道为什么给你取这个名字吗?我素有明道经世的志向,进展你可以继‘述’我的志向!”是以父亲对他的教育要求很严厉。乾隆十九年(1754),十五岁的崔述和弟弟崔迈一路到台甫府应孺子试,获得知府朱煐的赏识,名列第一,兄弟二人一同入学。乾隆二十七年(1762),崔述兄弟进京列入乡试,双双中举。厥后,崔述多次列入会试,但均名落孙山。嘉庆元年(1796),崔述被遴派到福建罗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担当县令。在任时代,他勤政爱民,深得公民爱戴,受到福建巡抚汪志伊的赏识。嘉庆六年(1801),崔述去官北归,此后以教馆著述为生,直到嘉庆二十一年(1816)作古,享年七十七岁。


崔述


崔述的平生,除嘉庆元年至六年到福建任官之外,一向以念书、教馆、著述为主据崔述自定《全集目録》,他平生共著书三十四种八十八卷,个中最主要的著作为《考信录》三十六卷。崔述在《考信录自叙》中说:


“然自念书以来,奉祖先之教,不以传注杂于经,不以诸子百家杂于经传。久之,而始觉传注所言有不尽合于经者,百家所记往往有与经相悖者,然后知圣人之心如六合日月,尔后人晦之者多也!于是历考其事,汇而编之,以经为主,传注之与经合者则著之,错误者则辨之,而异端小说、不经之言咸辟其谬而删削之,题之曰《考信录》。”


从这段话,我们能够看出崔述生平学术的渊源与旨趣。所谓“渊源”,崔述说本身是“奉祖先之教,不以传注杂于经,不以诸子杂于经传”,可见他的学术深受他父亲的影响。崔述的父亲崔元森是一位禀承朱熹理学的儒生,人称“河朔真儒”,他“教人治经,不使先观传注,必使取经文,熟读潜玩,以求圣人之意;俟稍稍能解,然后读传注以证之”。这种学风实际是以欧阳修、朱熹为代表的宋学疑古风气的陆续,其方式要义在于“据文求义”。崔述本身说:“余生平无他长,惟以文论文,就事论事,未尝有人之见存焉。”可为印证。而其学术的“旨趣”,一言以蔽之,即在于其父所说的“明道经世”。崔述在《考信录自叙》中说:


“故居今日而欲考唐、虞、三代之事,是非必折中于孔、孟,而真伪必守信于《诗》《书》,然后圣人之真可见,圣人之道可明也。”


可见其学术考据之宗旨在于明圣人之道,而明圣人之道的宗旨又在于经世致用。崔述“据文求义”的学术方式和明道经世的学术旨趣,也光鲜地施展在《读风偶识》一书中。

       《考信录》



崔述在古史考辨方面颇有成就,但他在其时并不知名。据胡适的考据,其时的大经学家,他只熟悉孔广森而已。崔述的著作,生前已刊刻一些,但流布不广,且多有修订。崔述临死前留下遗嘱,命将其著述遗稿交给学生陈履和刊刻。到崔述身后第八年,即道光四年(1824),陈履和在东阳县(今属浙江金华)刊成《崔东壁师长遗书》十九种五十四卷(包罗《考信录》十二种三十六卷,《考信翼录》四种十卷,《杂著》两种四卷,《无闻集》四卷)。次年,陈履和病逝于东阳任所,《遗书》刊刻运动住手,已刻成之二十箱书板归金华府学收藏。唐鉴完稿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的《国朝学案小识》将崔述加入《经学学案》中,不外评价不高。光绪元年(1875),张之洞编撰《书目答问》,也著录了《东壁遗书》本《考信录》,可知当时崔氏著作已为学界所注重。光绪初年又显现了两种版本的《崔东壁师长遗书》,即聚珍翻印本和光绪五年(1879)王灏《畿辅丛书》本。不外,崔氏著作之大放异彩,实与..学者那珂通世之鼎力推介有关。1902年,..有名学者那珂通世在《史学杂志》揭橥《〈考信录〉解题》一文,赞誉崔氏的古史考辨成就,并于此后两年陆续校点付梓《崔东壁师长遗书》。刘师培读那珂通世付梓本《东壁遗书》而撰《崔述传》,揭橥于《国学学报》第三十四期(1907)。此后,崔述及其著作受到胡适、顾颉刚的推重,被视为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月“古史辨”活动的前驱,声名大著。顾颉刚更是穷数十年之力,汇集整顿崔述的著作及相关资料,编成《崔东壁遗书》(先于1936年由上海亚东藏书楼印行,后于1983年由上海古籍出书社出书),为研究崔述奠基了坚韧的文献根蒂。


《崔东壁遗书》


二、《读风偶识》的成书与版本


崔述在《读风偶识》卷一中说:


“余家旧藏有《读风臆评》一册,刻本甚楷而精,但有经文,不载传注,其圈与批,则别有朱印套板。余年八九岁时,见而悦之,会先大人有事,不暇授余书,乃取此册,携向空屋中读之,虽不甚解其义,而颇爱其顿挫委宛,若深有趣味者,久之遂皆成诵。至十岁后,始阅朱子《诗传》,亦不知何为诗柄。又数年后,始见《诗序》,亦不知其可贵重者安在。”


由此可知,崔述从八九岁就起头研读《诗经》,最先熟诵的是《诗经》的经文,后来才读到朱熹的《诗集传》和《毛序》。如许的进修递次,对于其解脱成见,直面经文,形成本身的自力思虑是很有匡助的。是以其“于《国风》,惟知体味经文,即词以求其意,如读唐宋人诗然者,了然绝无新旧、汉宋之念存于胸中,惟合于诗意者则从之,错误者则违之”。


关于《读风偶识》的成书,崔述在《读风偶识》卷一中说:


“余之为《考信录》,凡《诗》《书》之文有关于帝王之事者,既已逐时逐事而辨之矣。顾二《南》既不详当时世,而《邶》以下十二国风,其事多在东迁今后,是以罕有及者,然亦往往于暇日就其所见,笔而记之。《考信录》既成,乃复缀辑而增广之,以拾其遗而补其缺。”


可见,《读风偶识》是由崔述平时的念书笔记扩充完美而成,其成书时间则在“《考信录》既成”之后。据胡适考据,崔述的《考信录》成书于嘉庆十年(1805)蒲月,而《读风偶识》卷一开首的前言则写于“嘉庆乙丑六月”,也即嘉庆十年六月,而前言之后另有一篇写于“嘉庆丙寅(1806)十二月”的识语,则《读风偶识》在嘉庆十一年(1806)底根基完稿。又据《读风偶识》卷四《七月》篇解前崔述的识语,该篇写作于“嘉庆庚午(1810)六月”,则《读风偶识》到嘉庆十五年(1810)另有所补充。又嘉庆十九年(1813)三月崔述致陈履和的书信中,提到寄给陈履和“《读风偶识》摘带二本”,则至嘉庆十九年,《读风偶识》当已定稿成书。值得注重的是,从嘉庆十八年(1812)十二月陈履和致崔述的书信和嘉庆十九年三月崔述致陈履和的书信可知,《读风偶识》初名“国风蠡测”,到嘉庆十九年定稿时才更名为“读风偶识”。由此可知,《读风偶识》的成书大约始于嘉庆十年六月,此后续有增订,至嘉庆十九年根基定稿。


关于《读风偶识》的版本,道光四年陈履和在东阳县刊刻的《崔东壁师长遗书》中,就包罗《读风偶识》四卷。而据顾颉刚师长考查,从道光四年陈履和刊刻《崔东壁师长遗书》之后,另有六种以陈履和刻本为底本的刊本:《畿辅丛书》本、光绪初年聚珍本、..史学会本(即那珂通世付梓本)、上海古书畅通处石印本、上海群学社铅印小字本、北平文化学社铅印大字本。当然,顾师长编订的两个版本的《崔东壁遗书》天然也包罗《读风偶识》。如斯,《读风偶识》也曾有八九个刊本行世。不外,这些版本其实都以陈履和刻本为祖本。就笔者所见的《畿辅丛书》本、北平文化学社本及顾颉刚《崔东壁遗书》正本看,诸本之间差别极小。


三、《读风偶识》的学术特点

以上我们对《读风偶识》的成书过程及版本情形做了大略考查,下面我们再简洁地谈谈《读风偶识》的学术特点。我认为《读风偶识》的学术特点大约能够归纳为如下四点:(一)主经文;(二)本情面;(三)通政教;(四)阐大义。

(一)主经文

所谓“主经文”,也就是崔述在《读风偶识》卷一中所说的其“于《国风》,惟知体味经文,即词以求其意……了然绝无新旧、汉宋之念存于胸中,惟合于诗意者则从之,错误者则违之”。前面提到,崔述继续了欧阳修、朱熹以来“据文求义”的治学方式,这充裕施展在崔述的《读风偶识》一书中。崔述在《读风偶识》卷一中说:


“朱子辨《柏舟》篇《序》云:‘辞意事类能够思而得,时世名氏弗成以强而推。’至哉斯言!可谓擅长读《诗》者矣。独于《关雎》以下五篇而必属之文王、太姒者,何哉?余从朱子之意,是以不敢尽从朱子之言。”

又说:

“窃谓经传既远,事势难考,宁可缺所不知,无害于义,故余于论《诗》,但主于体味经文,不敢以前人附会之说为必然。虽不尽合朱子之言,然实本于朱子之意。”

可见崔述自发地继续了朱熹的学术方式,不只对《毛序》的说法不盲从,对于朱熹本人的说法亦不盲从。例如《关雎》一篇,崔述既分歧意毛、郑认为“后妃之德,欲求淑女与其职事”的见解,也分歧意朱熹把“寤寐求之”“琴瑟友之”的对象懂得为宫人,认为是“正人自求良配而他人代写其哀乐之情耳”。又如他否决《诗序》“定以二《南》为文王世”诗,认为“《甘棠》乃周人之思召公者,召公没于康王之世,则此诗作于康、昭之际明甚;《何彼襛矣》篇中称‘平王之孙’,则为东迁今后诗无疑也”。这种凭据诗篇内容做出的关于诗篇创作时代的判断是较为可托的。

(二)本情面

所谓“本情面”,是指崔述在剖析盲从旧说者的心理时,稀奇擅长从生活中的事例出发,剖析人之常情,既有说服力,又十分生动。好比他指出《诗序》作者将诗篇一一指明为某公之时、或人之事,乃出于一种哄人心理,认为:


“然其失经意在此,其能使诸儒信之不疑者亦在此。何者?彼认为教无传疑者,必有所不知,此言之历历者,必其无所不知者也。余有族人子,聪颖而无学术,一日有村夫来以古事相质问,不知也,遂妄言之。村夫既去,乃谓余曰:‘与乡中愚人语,弗成言不知,言不知则彼将轻我。虽妄言之,彼庸知其非乎?彼见我言之凿凿,惟有甘拜下风耳。’”


又如他说《诗序》


“以篇次论《诗》而不惟其词,是特世俗势利之见耳。京师鬻货诸肆,皆以字号为高下,其有改业及归里者,则鬻其字号于人,多者至数百金,买货者惟其字号不易则买之,其货之良吃力不问也。磁州产烟草,杨氏之肆最有名,余魏人皆往贩其货。偶货不克给,则取他肆之货,印以杨氏之字号而与之,贩者不吝价,食者无异言也。夫以篇次论《诗》者亦若是罢了矣”。


其说均十分生动。他在剖析二《南》的时代时指出,


“粗略建国之初,俗多浑朴,人尚躬行,故作者少,而历时浸久,则散轶者亦多;宁靖既久,风会日开,文章渐盛,故作者众,而为时尚近,则湮没者亦少:此乃大势之常,百代所同,固不独周为然也”,


以此推论二《南》欠妥全定为文王时诗,也颇有事理。

(三)通政教

所谓“通政教”,是指崔述在论说诗旨时,稀奇注重揭示诗篇的政治教化意义。他对学者读《诗》而不克将其与政治教化打通深感遗憾,如在卷三魏风《余论》中说:


“自《毛诗》以附会为事,郑氏笺之,遂变而为章句之学。学者读之不外认为诗赋之资、举业之用罢了,故今初学之孺子莫不诵《诗》者,及其为政,虽举人、进士毫无所展布,吏胥作奸,公民失所,皆视认为虽然。无他,诗自《诗》,政自政,彼其读《诗》之时,固不知其为政也。嗟夫!嗟夫!政与《诗》之分,其来固已久矣。”


卷四《通论读〈诗〉》一节,更是具体分析了他“通政教”的阐释宗旨。而他在注释《关雎》时说:


“《关雎》一篇,言匹俦也,即移之于用人,亦无弗成。何者?夫之欲得贤女为妇,君之欲得贤士为臣,一也。果贤女与?必深居简出而不自炫耀;果贤士与?必安贫守分而不事干谒。非寤寐求之,不克得也。是以古之圣帝明王,咨于岳,稽于众,或三聘于莘野,或三顾于草庐,与《关雎》之‘辗转反侧’,何以异焉?然及其既得,则志同志合,恭己无为,而庶绩咸熙,所谓‘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者也。故曰‘劳于求贤,逸于得人’,岂不信与?三百篇皆可作是观,故《采蘩》一诗言祭奠也,而《传》引之以美秦穆举人之周。”


可见他将诗篇与政治教化连系起来阐释的起劲。这充裕施展了其“明道经世”的学术旨趣。

(四)阐大意

正因为读《诗》之大旨在于“通政教”,所以《读风偶识》中所论的都是诗篇大义实时世等相关问题,较少涉及具体的章句训诂问题,这便形成了其“阐大义”的学术特点。例如卷一论《葛覃》一诗中谈到:


“三代以上,妇人罕有自专者,罕有敢自顾其私者,虽至其子之世犹然……后世妇人爱其母家率甚于其夫家,当其夫时,且多专行而掉臂者,况其子之世乎?难道教废于上则俗变于下哉?此二《南》所认为王化之基。惜乎!先儒之论皆未及乎此也。故余略其小者弗论,而取其大有关于名教者论之。”


主经文、本情面,是《读风偶识》在《诗经》阐释方式方面的特点;而通政教、阐大义则是《读风偶识》在《诗经》阐释内容方面的特点。这四者配合组成了《读风偶识》的学术特点。


正因为主经文、本情面,所以《读风偶识》在诗学方式上陆续了宋代以来的疑古学风,不盲从前人之说,显露出自力思虑的特色;正因为通政教、阐大义,某些诗篇中鼎力阐扬的伦理教化也难免有附会之嫌。

此次整顿,以陈履和道光四年《崔东壁师长遗书》本为底本,以王灏《畿辅丛书》本为通校本,参校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本。底本有误而校本准确者,据校本改,并出校记解说;底本、校本两通者,则出校记解说异文;底本不误而校本有误者,不出校。常见的刊刻误字,如己与已、刺与剌等,据上下辞意径改;避忌字,如玄与元等,改回原字;异体字,如误与悞、葬与塟、妆与妆,改为通用规范字。原书双行夹注改为单行小字注。《邶风》以下十二国风部门,分论各篇的段落,原无小题目,兹依原书《周南》《召南》部门之例,凭据所论篇目,以篇名为题目,以清端倪,以便检核,并于新加题目前加“△”,以区别于原有题目。本书还附録了一些与崔述及《读风偶识》相关的资料,以便读者。限于学识,本书必然存在不少不足甚至错讹之处,敬请读者方家斧正!




作者简介

熊瑞敏,男,江西修水人,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硕士,现为中华书局编纂。



稀奇鸣谢

书院中国文化成长基金会

敦和基金会


章黄国粹

有深度的公共国粹

有趣味的芳..粹

有经受的时代国粹

北京师范大学章太炎黄侃学术研究中心

北京师范大学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汉语研究所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研究所

微旌旗:zhanghuangguoxue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公家号主编:孟琢  谢琰  董京尘

责任编纂:刘桐 花蕊

部门图片来自收集


我知道你在看

热门文章

  1.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总体单位是标志的载体)2024-05-05
  2. 山东东方男科医院→网上预约挂号→流程2024-05-05
  3. 政协时刻(2024年4月26日)2024-05-05
  4. 睿创微纳:全资子公司被美国OFAC列入SDN名单2024-05-05
  5. 中信建投证券:原料短缺情况加剧,锑价中枢有望继续抬高2024-05-05
  6. 中信建投证券:5月市场情绪仍有进一步上行空间2024-05-05
  7. 暂停办理!事关阳谷医保业务2024-05-05
  8. 中国专利网(中国专利网官网查询系统)2024-05-05
  9. 黄家驹遗容很吓人(黄家驹遗体告别仪式)2024-05-05
  10. 赢时胜: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唐球被解除留置2024-05-05
  11. 科兴制药: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通过欧盟GMP认证2024-05-05
  12. 国晟科技:公司董事长解除留置及被监视居住2024-05-05
  13. 中信证券:缩表如期放缓,美联储降息仍需等待2024-05-05
  14. 张卿子像(张卿子像是谁画的)2024-05-05
  15. 烟草所郭永峰研究员担任Nature Portfolio旗下合作期刊NPJ Science of Plants主编2024-05-05
  16. 亲兄弟明算账下一句怎么接(亲兄弟明算账的由来)2024-05-05
  17. 五行大陆唐家三少在线阅读(斗罗大陆之五行大陆是唐家三少写的吗)2024-05-05
  18. 达实智能:签约小米深圳国际总部智能化项目,合同金额1082万元2024-05-05
  19. 国盛金控:吸收合并国盛证券事项已完成公司内部相应的审批程序2024-05-05
  20. 中信证券:缩表如期放缓,美联储降息仍需等待2024-05-05
自媒体 微信号:ii77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爱八卦,爱爆料。

小编推荐

  1. 1 史上最不要脸的“文人”皇帝,他要排第二,谁敢排第一?

    ⬆️ 点我 ⬆️ 你预备先看哪篇热文 : 明朝那些事儿讲的汗青是真的吗 | 慕容复要恢复的大燕国有多奇葩 | 极简中国游牧民族史 | 古代一两银子值几多钱 | 国外汗青书吹水的现象

  2. 2 汉朝盛世比唐朝持续时间更长,为何外国人把中国人称为“唐人”

    作者:军事帅哥 校正/编纂: 莉莉丝 全 文 约 2800字 阅 读 需要 8分钟 提到汉朝和唐朝这两个盛世朝代,稍微懂一点汗青的中国人就会骄傲的竖起大拇指!从盛世持续的时间长短看,汉

  3. 3 鲁迅:面子,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

    体面,是中国人的优等大事 ◈ |鲁迅 “体面”,是我们在讲话里经常听到的,因为似乎一听就懂,所以细想的人大约不好多。 但最近从外国人的嘴里,有时也听到这两个音,他们似乎

  4. 4 重解马基雅维利的“迷思”

    (图片起原:IC photo) 叶盛/文 马基雅维利对公共来说,能够说是既熟悉又生疏。说熟悉,是因为他的名字几乎显现在每一本政治思惟史的章节里面,甚至被学界誉为现代政治科学之父。说

  5. 5 便宜占多了,灾祸跟着你(深度好文)

    作者:逍遥子 起原: 老子道德经(ID:LZDDJ-1) 古训云:“勿贪小利,勿慕虚名。” 虚名如泡影,弹指可破;小利如香饵,等人上钩。 智者若愚,喜欢让利与人,本身吃亏;愚者若智

  6. 6 一个被气死,一个被吓死,一个被吊死,李隆基最宠爱的三个女人的诡异结局

    唐明皇李隆基平生最爱三个女人。她们离别是:他的第一任结正室子王皇后;第二个是生成丽质的绝色美男武惠妃;第三个是我们中国汗青上的四大美男之一,卓越的音乐家、跳舞家杨

  7. 7 “伟大的伊凡”还是“恐怖的雷帝”——俄罗斯首位沙皇的双面人生

    近日,俄罗斯国度电视台推出年度收官大戏《伊凡雷帝》,美剧式拍摄手法、高水准服道化、明星演员加盟使该剧在俄境内拥有超高人气。跟着剧集热播,饱受争议的首位沙皇——伊凡

  8. 8 品读《负暄闲语》 感悟周馥家风

    在谋划组织编撰《周治良师长纪念文集》时,笔者多次拜访周氏老宅,在梳理并回望周治良师长方方面面的建筑进献时,也获得了一些周氏家眷与家风的深层发现。 若是说在建筑师周治

  9. 9 大宋第一将门,威震帝国200年

    民间家喻户晓的《杨家将》故事中,杨令公 (杨业) 的夫人 佘太君 ,在丈夫与儿子马革裹尸后掌管天波府,以百岁高龄挂帅,率领十二孀妇出征。 佘太君的事迹多半为捏造,但汗青

  10. 10 崇祯上吊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为何还被捧为忠臣?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朝文社》(原《我们爱汗青》)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3102,阅读时间:约8分钟 汗青提问 崇祯上吊前,左良玉手握80万大军却按兵不动,为何还被捧为忠臣

本文内容来自网友供稿,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反馈核实

Copyright 2024.爱妻自媒体,让大家了解更多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