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精卫的“君为其易,我任其难”之说,是不成立的 | 短史记

文 |  杨津涛
[好文分享:www.ii77.com]


[原创文章:www.ii77.com]

自汪精卫投敌后,有一种论调颇为流行,认为汪的投敌,是与蒋介石协商的结果,是一种“君为其易,我任其难”。


这种论点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否确切呢?


此说是汪精卫所捏造



为汪精卫辩护的声音常称:


蒋、汪二人在对日问题上早有默契,一在后方主持抵抗,一在沦陷区与日人议和,如此可使中国在同盟国、轴心国两面押宝,无论战局如何,可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此即“君为其易,我任其难”之论。


最早宣扬此说者,是汪精卫本人。


据褚民谊披露,汪曾告诉他,说自己出走前与蒋介石有过长谈,谈话中,蒋说:“抗战易,和平难”,汪答:“君为其易,我任其难。”


故而,褚民谊相信汪精卫发起的“和平运动”,得到了蒋介石的默许。


此说很具迷惑性。曾任汪伪政权“考试院院长”的江亢虎也说:


“我以为汪系蒋主席暗命出而另想和平救国办法,且据汪称..无条件于二年内退兵,归还中国领土,尊重我国主权,故与汪合作。”


在汪伪政权历任要职的梅思平,似也听过这种传闻,一度“以为汪先生此行必系受中央之委托”。后来在香港见到周佛海等人,梅思平才知道事情的真相是:


“汪先生此行事前并未与中央接洽,欲以个人之地位,发表通电大体赞成近卫宣言,一面促成中央之注意,一面引起国内舆论,使国民对和战问题有正确之认识。”


需要注意的是,褚民谊、梅思平等人强调自己曾受“君为其易,我任其难”之说蒙蔽,实怀有借此消减汉奸罪责的用意。


但汪精卫曾传播“君为其易,我任其难”之说,这一点是没有疑问的。


比如,在组建伪政府之前,汪曾在“干部同志会议”上讲话,如此解释自己散布“双簧论”的用意:


“我此次出来,..总以为我与蒋先生唱双簧,以为中国真欲媾和,我不妨将计就计,借此为缓兵之计。自我等离开重庆、发表和平通电之后,..前方官兵不明真相,以为和平真正到临,均已丧失战意。……故我等组织政府并非与重庆争政权,乃为重庆作掩护,减弱日军之战意而缓和其攻势。”


此番言论里,汪一方面否定自己与重庆有“双簧”之约,字里行间却又强调自己愿意行“双簧”之实。


这种巧妙说辞,使“双簧论”当年在沦陷区流传颇广。


1942年夏天,17岁的山东学生王鼎钧,欲自沦陷区投奔大后方,去找伪政府警察局的巡官开“探亲证明”。王鼎钧发现,这些巡官也受到了“君为其易,我任其难”之说的影响:


“探亲证明的大标题是‘良民通行证’,铅印,重磅纸,纸面发亮,拿在手里哗哗响,精神一振。那巡官跟我谈汪精卫,汪在1939年投靠..,成立另一个国民政府。汪是中华民国开国元勋,是追随中山先生的革命先进,他怎么会当汉奸?有人猜测,汪在抗战局势最恶劣的时候有此一举,是国家设定的计谋,汪蒋两人间有默契,他这个汉奸是假的。这猜测在沦陷区流行,使下水当汉奸的人也可以有一番说辞。那巡官说:‘我认为汪先生不是汉奸,我才跟着汪先生走。你到重庆去打听打听,来封信告诉我,他到底是真汉奸还是假汉奸。’我没能替他办到,他太高估了我。”


一个沦陷区小县城里的巡官,是否选择去伪警察局任职,与汪精卫是否在和重庆唱双簧,未必真有多少关系。或许真如王鼎钧所言:


“也许,他并不真正需要答案,只是向我,向一个到大后方参加抗战的人表明心迹,尽管我还是个孩子。”


巡官之所以相信“双簧论”,是因为巡官愿意相信“双簧论”。“双簧论”的存在,为许多沦陷区的“公职人员”缓解了内心的道德压力。


汪精卫的“君为其易,我任其难”之说,是不成立的 | 短史记
图:汪精卫参加日、伪军联合演习


不存在什么“君为其易,我任其难”



有论者谓,汪是抱着“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决心,抛下名誉、地位,前往沦陷区建立政权,救民于水火,与日军周旋。


这种观点,起源于汪精卫及其同僚当年的各种自白。


比如,汪曾在前往南京前夕的“内部干部会议”中,讲过这样一段话:


“我等既非……扰乱战线,割裂军政,又不谋于抗战区内占据尺寸之地盘,以自树势力。我等所管理者为业经沦陷之土地及人民,所争者为敌人已经吞噬之利益,我等所欲保存者为国家之元气与沦陷区人民之利益,固不能于后方取得一草一木以附益敌人,故我等在南京组府,不但于抗战无害,而反于抗战工作有所辅助,亦未可知。”


褚民谊在抗战胜利后,也曾留下这样一段自我辩护:


“以沦陷区域之广大,安能责全体民众一概西迁?此为不可能之事。在沦陷区中,见日人对民众之肆行侵虐,不但悲愤,抑且不忍。和运以救民为口实,本人以为最少限度,亦必做到委曲求全、加以保障。”


这些讲话,其实只是一种枉顾史实的自我粉饰。


因为汪精卫原本的计划,并不是要去沦陷区成立伪政权。他念兹在兹的,乃是在大后方建立新政府与重庆分庭抗礼。


在“重光堂会谈”中,汪方代表高宗武、梅思平,与日方代表影佐祯昭、今井武夫等人拟定的计划是:


汪氏从重庆出走,发表“和平”声明后,“云南军队首先反蒋独立;其次,四川军队起来响应”;“云南的军队以及四川军队将领作为同志已有了可靠的盟约,只是因为有中央直系的三个师在四川,所以决定先从龙云起义”;“并且广东军队以及其他战线上的军队,有不少也是谅解这一行动的,因为受到中央军的监视,尽可能使他们的起义从缓行动。”得到云南、四川、广东响应后,汪精卫“将其同志集中于其手下,在云南、四川等..军队尚未占领的地区成立新政府,建立军队”,然后“撤出一部分..军队,使广西和广东两省成为新政府的地盘”。


以上史实显示,汪的本意,乃是依靠自己“革命元勋”的威望,号召西南将领脱离蒋介石,然后在..的支持下,于云南、四川、广东非沦陷区,建立与重庆国民政府相对抗的新政权。


可惜的是,事情没有朝着汪精卫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汪的“大后方新政权”计划中,云南省主席龙云是关键中的关键。按预定步骤,龙云将率云南军队首先响应汪的声明,反蒋独立;云南将成为新政府的第一基地,龙云及其军事力量,将成为新政府的主要支柱。


1938年夏秋之际,陈璧君曾多次前往昆明面晤龙云,鼓动反蒋。龙云对反蒋一事未曾正面响应,但同时也表示:“汪先生如来昆明,我很欢迎,如果愿意由此出国,我亦负责护送。”


汪的亲信陈春圃则说:他在与龙云联络时,汪氏不许他多说,须待汪到达昆明后,再亲自“把全部计划毫无保留地告诉龙云”。


汪、龙会谈之后,汪曾对其亲信转述龙云之语:“我完全同意,只是有一点,..要两年之内撤兵,时间太长一点,最好改为一年。”


汪所转述的这段龙云之语,真假难辨。但二人的谈话并不愉快,是可以想见的——汪本计划在昆明停留两天,会谈后却催促亲信次日即走,“明天非走不可,呆下去要出事的”,显然龙云并没有给汪吃定心丸。


于河内发表“艳电”(发表于1938年12月29日,因29日在电报中的代码为“艳”,故称“艳电”。这是汪精卫公开降日的标志)时,汪尚期待云南响应。但此时的龙云,已旗帜鲜明地选择了支持重庆政府。余者如桂系李宗仁、粤系张发奎等被汪精卫寄予厚望者,也无一人响应。


汪的“大后方新政权”计划,遂就此泡汤。与蒋“唱对台戏”失败,只好另觅出路,去沦陷区打出“救民于水火”的旗号,开始宣扬自己是在与蒋介石“唱双簧”。


附带一提,褚民谊等人还曾有过一段比较离奇的自我辩护:


“贝当是维护法国人民的,他的苦衷情形与汪先生是一样的,他的政府近乎南京政府”,“如果英美登陆仍在抵抗而不策应是汉奸,或胜利后还在拥兵自卫的也是汉奸。南京政府于敌人投降之后的第二天即自动撤销,就不应算是汉奸了。”


贝当的维希政府,建立在未被德国人占领的自由区。如果汪精卫的“大后方新政权”计划成功,然后与..停战议和,倒是可以类比于维希政府。可惜的是,后来的南京伪政权,完全卵翼于日军铁蹄之下,实属傀儡,实无资格与维希政权相比。


汪精卫的“君为其易,我任其难”之说,是不成立的 | 短史记
图:1942年,汪精卫(右三)前往东京参加“大东亚战争一周年纪念会”,与东条英机(左二)会面


汪精卫投日的真实逻辑



如前所述,“君为其易,我任其难”之说,只是汪伪一干人等的自辩之词,并不符合史实——汪精卫的理想计划,是在大后方另立新政权,架空乃至取代蒋介石主导的重庆国民政府,从来就不存在什么“君为其易,我任其难”。


汪精卫最终选择赴南京投日,据笔者理解,有三点原因至为重要:


(一)认为“抗战必然亡国”,故而一力主和


“七七事变”后,汪发表《最后关头》演说,认为在日寇步步侵略下,中国同胞惟有“一齐牺牲”。汪说:


“我们不但因为不愿做傀儡而牺牲了自己,我们并且因为不愿自己牺牲之后,看见自己的同胞去做傀儡,所以我们必定要强制我们的同胞,一齐的牺牲,不留一个傀儡的种子。


悲壮之中,有浓厚的悲观情绪。

热门文章

自媒体 微信号:ii77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爱八卦,爱爆料。

小编推荐

  1. 1 大汉系列丨无为而治的刘盈

    △黄老之学 今天,在说吕后之前,我们先花点时间来说说这个仿佛如昙花般一现的汉惠帝刘盈。 高祖刘邦对自己的这个儿子有点不太看得上眼,说刘盈“仁弱”,反倒是刘如意更像自

  2. 2 【古诗词课堂178】赤壁

    读古典诗词 品百味人生 养浩然正气 ◄) 点击上方 绿色 小喇叭收听 主播|茉清老师 学习内容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 3 泪目!那个守岛32年的英雄走了,他曾说如果有来生……

    开山岛民兵哨所所长王继才同志, 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 2018年7月27日21:20在灌云去世, 终年59岁。 ↓↓↓戳视频 来源《军事纪实》 王继才夫妇是开山岛仅有的居民,每天早上他们的第

  4. 4 元朝最后的英雄竟然是太监和老头,为皇帝断后蒙古王牌军全军战死

    点击 蓝字关注 历史灼见! 鬼故事日记 言情小说 祖传 偏方 来源|认真胡扯 公元1368年,明朝征虏大将军徐达率领明军主力兵临元朝首都大都城下,此时的元朝失去了南方,身背后是

  5. 5 贤母与廉吏

    战国时的齐国有位宰相叫田稷子,三年后休假回家,把两千金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你是怎么得到这些钱财的?”田子回答:“这是我当官应得的报酬。”母亲说:“做宰相三

  6. 6 曾国藩:人品不好,再努力也没有用

    ▲ 音乐与美文的跨界混搭,你有调,我有谱。 人品不好,再努力也没有用 一个人不管天赋多高,能力多强,如果人品太差,就算再努力也没有用。 1、 人品,才是最好的通行证 清代

  7. 7 杨焄︱柳存仁与俞正燮《癸巳类稿》批校本

    道光本《癸巳类稿》 文︱杨 焄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的俞正燮(字理初)毕生沉沦下僚,却以专精考证著称于世。然而长期以来他都只被当作沉潜经史、心无旁骛的“学问家”来予以

  8. 8 150年来中国最失落的省份,为什么是它?

    建文帝在位的时候,举行过一次科举殿试,那是他当政的第三个年头 (1400) 。 这一场科举,结果一公布,整个帝国惊呆了:一甲三人,胡广、王艮和李贯,都是江西人,而且,还都

  9. 9 抗日战争简史,图文并茂一目了然,大家都该看看!

    你真的了解抗战吗? 今天的内容分三部分: 一是图文版的三分钟读懂抗战史;二是美国人拍的一个抗战大片;三是抗战中牺牲的国军和八路军人数。 第一章:三分钟读懂抗战史 整个

  10. 10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培养工作

    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工作。毛泽东曾强调说: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有计划地培养大批的新干部。就是我们的战斗任务。” 全面抗战爆发后

本文内容来自网友供稿,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反馈核实

Copyright 2024.爱妻自媒体,让大家了解更多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