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限量”套餐拖累的运营商,还能稳坐C位吗?

被“不限量”套餐拖累的运营商,还能稳坐C位吗? [本文来自:www.ii77.com]


[本文来自:www.ii77.com]

被“不限量”套餐拖累的运营商,还能稳坐C位吗?

在提速降费后时代,

若流量“不限量”还只是一个吸引用户的噱头,那么在得到用户欢迎的同时,也必然会引来用户的质疑和口诛笔伐。

运营商的尴尬反应了行业怎样的困局?

如何破解大流量时代运营商面临的挑战?

被“不限量”套餐拖累的运营商,还能稳坐C位吗?


8月25日《通信世界》特别报道——“不限量”套餐的是与非,敬请关注。


被“不限量”套餐拖累的运营商,还能稳坐C位吗?


不限量”套餐的是与非  转型成运营商发展关键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以及网络速度的不断提升,用户对流量的需求不断暴增。为满足用户的需求,三大运营商纷纷推出了互联网网卡、“不限量”套餐等。


被“不限量”套餐拖累的运营商,还能稳坐C位吗?
“不限量”套餐喜忧参半


2017年初,中国联通首推“冰激凌套餐”,成为国内首家试水“不限量”套餐的运营商。凭借“冰淇淋”套餐以及部分互联网套餐产品,中国联通开启了迅猛发展。截至2018年5月底,中国联通移动用户数达到2.99亿,4G用户数则突破了2亿,4G用户大增和腾讯与联通合作推出的大王卡密切相关。中国联通的互联网网卡及“不限量”套餐赢得了市场认可。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也随即采取了跟进策略。“不限量”套餐逐渐成为运营商获取新用户的主要武器,尤其进入2018年后更是成为市场主流。


用户在刚接触到运营商的不限量产品时,十分惊喜也十分喜欢,运营商在推出不限量套餐初期也吸引了大量用户。但用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一旦超出限额后,网速会被限制,这引起用户的质疑,“不限量套餐”名为“不限量”,实际却限速,有名不副实之嫌。


运营商因“不限量实际有限制”提示不到位,甚至在宣传中刻意弱化“达量降速”等问题,“不限量”套餐引来用户的质疑和口诛笔伐,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通报。


被“不限量”套餐拖累的运营商,还能稳坐C位吗?
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关键


实际上,运营商采取“达量降速”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促进网络资源的公平使用,防止一些人恶意占用大量网络资源,保护用户的正当使用权益。这是因为流量需要依靠基站,而基站本身的容量是有限的,理论上通过多建基站的方式可以解决限速的问题,但实际效果根本达不到,因为基站数量越多,基站间的距离越短,彼此的干扰就会越强。“不限量”套餐由美国电信运营商首创,目前全世界运营商推出的不限量套餐也基本都是有条件限制的。


虽然“达量降速”可以理解,但是,运营商刻意弱化“不限量实际有限制”有些自作聪明。运营商在不限量套餐推广、宣传过程中可以做得更好,规范行事,对于限制条款要标示醒目,要履行提醒义务,确保用户明明白白消费。


同时,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虽然运营商不限量套餐吸引了一部分用户,但是运营商增量不增收的难题亟待破解。工信部2018年上半年工业通信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电信业务总量同比“暴增”132.7%,但电信业务收入仅同比增长4.1%,并且收入增速小幅回落,剪刀差愈加明显,电信业务增量不增收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信息交互方式多元化的发展,竞争已不是运营商的主要矛盾,转型才是最紧迫的目标。未来不断转型,寻找新的增长点,将成为运营商发展的关键。


内容将在大流量时代发生重要作用,其中中国移动在咪咕视频方面的探索值得业内借鉴。2018年世界杯,中国移动咪咕视频业务通过引入足球世界杯优质内容,开展差异化的互联网..,取得良好效果。从中国移动咪咕视频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示,未来内容或成为运营商营收的关键,优质内容将引领着流量快速增长,进而增长运营商营收。


与此同时,未来运营商或许可以通过变革收费模式的方法来增长营收,例如全流量计费模式、让用户自由组合个性化套餐、与合作伙伴合作对厂商收费对用户免费等模式都值得运营商去探索,以增加营收。


(文/刁兴玲) 


不限量之殇:套餐经营如何求变


用户的需求是运营商不断设计、修正流量资费以及套餐服务的着眼点,打包消费让用户享受到了比单项累加更实惠的价格,可是很多人对有些附加部分并没有需求,往往感觉被强制消费了。唯有真正满足用户需求,才能缓解移动互联时代的“流量焦虑”,增强人们移动网上生活的获得感。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信息交互方式的多元化,竞争已非运营商的主要矛盾,转型才是最紧迫的目标。运营商应遵循“客户为根、服务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产品设计和服务流程,让用户享受到更多优惠的同时,获得更好的体验感知。


被“不限量”套餐拖累的运营商,还能稳坐C位吗?被“不限量”套餐拖累的运营商,还能稳坐C位吗?


自媒体 微信号:ii77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爱八卦,爱爆料。

小编推荐

  1. 1 格力做芯片,为何引“众怒”?

    今年5月,董明珠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 “哪怕投资500亿,格力也要把芯片研究成功!”。 自此之后,“格力要做芯片”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各方评论也是褒贬不一。在争论数月

  2. 2 如何以程序员的方式抗洪?

    天灾面前,无论是谁都无法阻止,但作为工程师,我们是否可以用技术利器来预防,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近日,受台风“温比亚”的影响,我国山东多地连降暴雨,降雨量之大,

  3. 3 中国移动5G部署策略:最大限度降低建设费用和租金

    在“ 2018 5G网络创新研讨会 ”上,谈及5G无线网部署策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尧文彬表示,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部署好5G网络。 第一,坚持5G无线网与4G/

  4. 4 年底以运营商为主体的5G试验大批开展 首批18个试点城市

    在上周举行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王志勤表示:2018年国内5G测试进入了第三阶段的关键时期,重点是验证系统组网,预计今年年底就会以运营

  5. 5 中央财政9.3亿元投向联影、迈瑞、先健、大博、阜外、安贞等械企、医院、大学牵头承担的84个项目

    点击上方“ 中国医疗科技网 ”关注我们,随时掌握国内医疗政策、市场概况、企业动态等信息。 8月24日,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发布《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数字诊疗装备研发”

  6. 6 2018最具创新力半导体及元件企业排行榜(TOP50)

    本文由铟泰材料与“微电子制造”联合推送 近日,2018最具创新力半导体及元件企业排行榜出炉。据榜单显示:进入榜单前十的企业分别是:兆易创新、纳思达、汇顶科技、紫光国微、

  7. 7 内存取证,智能家居被劫持,短网址攻击,这届 KCon 都“搞”了什么?

    在很多人心里,黑客是孤独的剑客,他们游走于赛博世界之间,隐身在IP之后,用着自己的花名,单打独斗。 如果有什么能将这群游侠聚在一起,KCon 算一个。 无论是场景布置还是干

  8. 8 手机业务起跑七年之后:华为与小米有何不同?

    文丨壹观察 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典型的“华米OV”格局,四大国产品牌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份额占比80%,其中华为一家超过了27.2%。在国际市场,全球TOP 5企业中只有两家出货量

  9. 9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4大亮点、5大机遇、6大挑战!

    8月22日,笔者参加了在南京召开的“第十六届中国集成电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南京国际集成电路技术达摩论坛”。随后笔者又飞赴重庆,参加了“智博会”第二日(8月24日)召开的

  10. 10 面对苹果疯狂挖人 特斯拉有点无奈:对面比我们有钱100倍

    特斯拉:我能怎么办呢 我也很绝望呀

本文内容来自网友供稿,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反馈核实

Copyright 2024.爱妻自媒体,让大家了解更多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