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行诀》救五脏诸劳损病方

《辅行诀》救五脏诸劳损病方 [转载出处:www.ii77.com]

芸菱有话说

[本文来自:www.ii77.com]

今天,李超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学习《辅行诀》救五脏诸劳损病方。

李超医师既往系列文章:

嗓子疼,仅仅是有火吗?

喘憋验案四则

服药一剂后,过敏性鼻炎症状明显减轻

从辅行诀看柴胡桂枝干姜汤丨一则病案引发的思考

从《辅行诀》“汤液经图”谈痞证治疗

《辅行诀》之五脏补泻法则

《辅行诀》之肝脏补泻

《辅行诀》之脾脏补泻

《辅行诀》之肺脏补泻 

《辅行诀》之肾脏补泻

《辅行诀》泻方五首

陶云:经方有救诸劳损病方,亦有五首,然综观其要义,盖不外虚候方加减而已,录出以备修真之辅,拯人之危也。然其方意深妙,非俗浅所识。缘诸损候,藏气互乘,虚实杂错,药味寒热并行,补泻相参,先圣遗奥,出人意表。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明言补方五首,暗含五行乘侮,故而虚实错杂,用药补泻相施,寒热并行,故分析补方五首,须知何脏虚损而何脏相乘,须知药物何者施补何者为泻,如此才能略或圣人旨意。

 

养生补肝汤

 

治肝虚,筋极,腹中坚澼,大便閟塞方:

蜀椒(汗,一升) 桂心(三两) 韭叶(切,一把) 芍药(三两) 芒硝(半斤) 胡麻油(一升)

 

上六味,以水五升,先煮椒、桂、韭叶、芍药,取得三升,去滓。纳芒硝于内,待消已,即停火。将麻油倾入,乘热,急以桑枝三枚,各长尺许,不住手搅,令与药和合为度,共得三升,温分三服,一日尽之。

 

参考条文:凡筋极者主肝也,肝应筋,筋与肝合,肝有病从筋生。又曰∶以春遇病为筋痹,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则阳气入于内,阴气出于外,若阴气外出,出则虚,虚则筋虚,筋虚则善悲,色青苍白见于目下,若伤寒则筋不能动,十指爪皆痛,数好转筋,其源以春甲乙日得之伤风,风在筋为肝虚风也。若阳气内发,发则实,实则筋实,筋实则善怒,嗌干伤热则咳,咳则胁下痛不能转侧,又脚下满痛,故曰肝实风也。然则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善治病者,病在皮毛、肌肤、筋脉而治之,次治六腑,若至五脏则半死矣。——摘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

 

愚见:筋极应为筋亟,《说文解字》注释“亟”为“敏疾也。徐鍇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也”,后之脉极等皆如此。肝在体为筋,筋亟者,肝之患也。方名补肝汤则知肝木辛散不及而失于疏泄,肝木亏虚则肺金乘之,即燥金盛而收藏太过。


以方测证,养生补肝汤治疗《备急千金要方》所言“若伤寒则筋不能动,十指爪皆痛,数好转筋,其源以春甲乙日得之伤风,风在筋为肝虚风也。”风木不及,则气血不畅而腹中坚癖;燥金太过,则收敛不行而大便閟塞,故养生补肝汤补肝之辛散,泻肺之收敛。补肝者,蜀椒、桂枝、韭叶之辛散,泻肺者芒硝咸软(火克金,咸克酸)、胡麻油润通;佐芍药一味而兼防辛散太过、泻肺太过之功。后学所疑惑者,补肝舍干姜而用蜀椒韭叶者何?


依《神农本草经》言,二者皆可温中并治疗咳逆上气等,蜀椒色赤,具木火之性,入血分而活血逐瘀治疗皮肤死肌,干姜色黄,具木土之性,入水分而发表出汗,治疗湿痹、肠澼、下利等。

 

调中补心汤

 

治心劳,脉极,心中烦悸,神识慌惚方:

 

旋覆花(一升,一方作牡丹皮四两) 栗子(打去壳,十二枚) 葱叶(十四茎) 豉(半斤,一方作山萸肉) 栀子(十四枚,打) 人参(三两,切)

 

上方六味,以清酒四升,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日三。

 

参考条文凡脉极者主心也。心应脉,脉与心合。心有病从脉起。又曰∶以夏遇病为脉痹,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则饮食不为肌肤,咳脱血色白不泽,其脉空虚,口唇见赤色。凡脉气衰,血焦发堕,以夏丙丁日得之于伤风,损脉为心风。心风之状,多汗恶风。若脉气实则热,热则伤心,使人好怒,口为赤色,甚则言语不快,血脱色干燥不泽,饮食不为肌肤。若脉气虚则寒,寒则咳,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哽,甚则咽肿喉痹。故曰,心风虚实候也。

 

生地黄煎

 

治脉热极则血色脱色白干燥不泽,饮食不为肌肤,消热止极强胃气方。

 

生地黄汁生麦门冬赤蜜(各一升)心(一作豉)远志(各二升)人参白术茯苓芍药干地黄(各三两)甘草(二两)石膏(六两)生葳蕤(四两)

 

上十三味,十一味咀,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下地黄汁及蜜,更煎取三升半,分四服。——摘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栗:味咸,温,无毒.主益气,浓肠胃,补肾气,令人耐饥,生山阴,九月采。——摘自《名医别录》

 

愚见:心在体为脉,脉亟者,心之患也。方名补心汤则知心火咸软不及而失于炎上,心火亏虚则肾水乘之,及寒水盛而封藏太过。以方测证,调中补心汤治疗《备急千金要方》所言“若脉气虚则寒,寒则咳,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哽,甚则咽肿喉痹”,而生地黄煎则是治疗“热则伤心,使人好怒,口为赤色,甚则言语不快,血脱色干燥不泽,饮食不为肌肤”。旋复花、栗子咸软散结;豆豉兼具金火之性,酵后味酸而散,宣发郁热;栀子苦寒清热去烦;人参土性醇厚,泻肾水封藏太过之用(土克水,干克苦);葱叶、清酒辛温,助气血运行,以“血遇寒则凝、遇热则行”故也。


此方与炙甘草汤不同,后者心之东方太过(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治以甘缓、酸收,佐以苦坚、辛散。(关于炙甘草汤分析,参考李阳波先生《开启中医之门》)

 

建中补脾汤

 

治脾虚,肉极,羸瘦如柴,腹中拘急,四肢无力方:

 

甘草(炙,二两) 大枣(十二枚,去核[]) 生姜(三两,切) 黄饴(一升) 桂枝(二两) 芍药(六两)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火,令消已,温服一升,日尽之。

 

参考条文:凡肉极者,主脾也。脾应肉,肉与脾合,若脾病则肉变色。又曰至阴遇病为肌痹,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体痒淫淫如鼠走,其人身上津液脱,腠理开,汗大泄,鼻端色黄是其相也。

 

凡风气藏于皮肤,肉色则败。以季夏戊己日伤于风为脾风。脾风之状,多汗阴动伤寒,寒则虚,虚则体重怠堕,四肢不欲举,不嗜饮食,食则咳,咳则右胁下痛隐隐引肩背不可以动转,名曰厉风,里虚外实,若阳动伤热,热则实,实则人身上如鼠走,唇口坏,皮肤色变,身体津液脱,腠理开,汗大泄,名曰恶风,而须决其纲纪,知其终始,阴阳动静,肉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能治其病者,风始入肉皮毛肌肤筋脉之间,即须决之。若入六腑五脏则半死矣。——摘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愚见:脾在体为肉,肉亟者,脾之患也。建中补脾汤及《伤寒论》小建中汤,补中焦之不足故用甘也,泻肝木之相乘(土虚则木乘)故用酸也。建中补脾汤中饴糖、大枣、炙甘草三药味甘;桂枝、生姜二药辛散;芍药一味酸敛。《藏气法时论》云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辅行诀》记载脾德在缓,肝德在散,肺德在收;小建中汤以饴糖为君;大枣、甘草为臣补脾之甘缓制肝气横逆;佐以芍药柔肝缓急、生姜及桂枝防甘缓酸收太过。

 

宁气补肺汤

 

治肺虚,气极,烦热,汗出,口舌渴燥方:

 

麦门冬(二升) 五味子(一升) 白酨浆(五升) 芥子(半升) 旋覆花(一两) 竹叶(三把)

 

上六味,但以白酨浆共煮,取得三升,温分三服,日尽之。

 

白酨浆:,又称为,即,是汉代以前的名称。《周礼?天官?酒正》字下汉郑玄注:今之酨浆也。唐贾公彦疏:汉时名为酨浆。南北朗时已通名为醋。白酨浆即白醋。

 

参考条文:凡气极者,主肺也。肺应气,气与肺合。又曰以秋遇病为皮痹,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则寒湿之气客于六腑也。若肺有病则先发气,气上冲胸,常欲自恚。以秋庚辛日伤风邪之气为肺风,肺风之状多汗。若阴伤则寒,寒则虚,虚则气逆咳,咳则短气,暮则甚。阴气至,湿气生,故甚阴畏阳气,昼日则瘥。若阳伤则热,热则实,实则气喘息上胸噫,甚则唾血也。然阳病治阴,阴是其里。阴病治阳,阳是其表。是以阴阳表里衰旺之源。

 

故知以阳调阴,以阴调阳。阳气实则决,阴气虚则引。善治病者,初入皮毛,肌肤筋脉则治之。若至六腑五脏,半死矣。——摘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七》

 

麦门冬气寒,味微苦甘,治肺中〔伏〕火,〔脉〕气欲绝。加五味子、人参〔二〕味,为生脉散,补肺中元气不足,须用之。——摘自《医学启源·卷下》

 

愚见:方名补肺,知肺金收敛不及,金虚则心火乘之。故宁气补肺汤补肺以酸,以酸敛之性合秋收之德,故宁气补肺汤麦冬、五味子、白浆(白醋)以敛肺益气之用;收令不行则,长令亢胜,故火热上炎而烦热汗出口苦等,故泻心以苦,此竹叶之用;芥子、旋花软坚散结以消痰瘰。与泻方五首之泻脾汤之泻脾气壅滞,补肺气敛降不同,二者虽皆可治咳,然宁气补肺汤肺虚失敛,火热亢胜;而泻脾汤则为脾气壅滞,中焦不通,肺气不降,故辛散泻中焦壅滞而酸敛降肺气上逆。生脉散以人参补五脏虚劳,益气建中,麦冬、五味子清肺中伏火,酸敛而方气之外散。

 

固元补肾汤

 

治肾虚,精极,遗精,失溺,气乏无力,不可动转,唾血、咯血方:

 

地黄(切) 王瓜根(切,各三两,一作山药) 苦酒(一升) 甘草(炙) 薤白(四两) 干姜(二两,切)

 

上方六味,以苦酒合井泉水五升煮之,取得三升,每服一升,一日尽之。

 

参考条文:凡精极者,通主五脏六腑之病候也。若五脏六腑衰,则形体皆极,眼视而无明,齿焦而发落。身体重则肾水生,耳聋行步不正。凡阳邪害五脏,阴邪损六腑。阳实则从阴引阳,阴虚则从阳引阴。若阳病者主高,高则实,实则热,眼视不明,齿焦发脱,腹中满满,则历节痛痛,则宜泻于内。若阴病者主下,下则虚,虚则寒,体重则肾水生,耳聋行步不正。

 

邪气入内,行于五脏则咳,咳则多涕唾,面肿气逆,邪气逆于六腑,淫虚厥于五脏,故曰精极也。所以形不足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善治精者,先治肌肤筋脉,次治六腑。若邪至五脏,已半死矣。扁鹊曰五阴气俱绝不可治,绝则目系转,转则目精夺,为志先死,远至一日半日,非医所及矣。宜须精研以表治里,以左治右,以右治左,以我知彼,疾皆瘥矣。——摘自《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王瓜:味苦寒。主消渴内痹淤血,月闭,寒热,酸疼,益气,俞聋。——摘自《神农本草经》

 

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土瓜极散方(阴頹肿亦主之)

 

土瓜根芍药桂枝 .蟅虫各三两

 

右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服。——摘自《金匮要略》

 

愚见:方名固元补肾汤,知肾水封藏不足,精失于藏而遗精,水失封藏而遗尿;肾水虚而不藏,则脾土乘之,甘缓太过。补肾水以苦,以味苦则坚之故;抑脾土以辛,以木克土,肝克脾,辛克甘之故。固元补肾汤以味苦之地黄为君药,补肾填精之用,臣以王瓜根,助封藏而泻郁热,佐以薤白、干姜等抑制脾土、甘草补虚、苦酒酸敛(山药兼具金水之性,如方用之,亦有金水相生之理;方中地黄、山药、苦酒同用可参考八味丸之地黄、山药、山萸同用,则收获良多)。虽遗精、遗尿而用辛者,藉肝之辛散之功,化决渎之力,则水液周行,化水饮停滞为甘露津液濡养周身。

作者简介】李超,男,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师从经方名师张立山教授,体悟经典;侍诊首都国医名师武维屏教授,融汇诸家。于东直门医院工作近十载,不断钻研岐黄之术,用心体悟经典奥妙。现坐诊于汉典中医院,出诊时间周一、周二、周三、周五、周日全天。  


本文由李超医师原创,授权中医集结号独家发表,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辅行诀》救五脏诸劳损病方

自媒体 微信号:ii77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爱八卦,爱爆料。

小编推荐

  1. 1 男子吃饭时倒地身亡,一条朋友圈惹的祸!医生痛心:值班一晚三人去世

    哈尔滨市民赵先生今年58岁,由于心脏病他曾先后两次做了支架手术,术后医生千叮咛万嘱咐,告诫他一定要按时服药。 入夏前,赵先生每天按时服药,病情控制的也很稳定。平时,

  2. 2 Science:重大进展!新研究改写我们对胃肿瘤的理解

    免疫系统能够成为抵抗癌症的重要盟友。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反过来也可能是正确的---由免疫系统引发的异常炎症可能导致患有一种被称

  3. 3 陈鲁原:欧美高血压新指南对我国高血压诊治的影响

    指南是临床医师制定诊疗策略的风向标,在美国新版高血压指南发布后,欧洲新版高血压指南亦于最近推出。欧美及我国的高血压患者虽然在疾病的诱发因素及防控特点上存在差异,

  4. 4 仲夏养生:有这几种“毒”需要排出来。

    仲 夏 进入三伏天之后,仲夏的天气是愈发的热了起来,这时候除了清热消暑之外,也要注重排毒。为何呢?因为在三伏天阶段,天气炎热,加上湿气中,身体很容易感到不适,一些邪

  5. 5 肾功能不全时期,如何用药?2个用药原则不伤肾!

    暗中观察 默默关注 当肾病进展到肾功能不全时期后,药物代谢和排泄会受到影响。原本同一种药物、同样的剂量,对普通肾病患者来说可能是安全的,但是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后则可

  6. 6 干货 ▏少花钱、不发胖的懒人版备孕指南出炉!

    生殖医学空间 中国最具影响力生殖健康信息传播平台 可能对于大多数的女生来说,备孕过程并没有这么夸张,但毕竟生孩子是人生大事,备孕工作也不敢马虎。 今天就从营养的角度

  7. 7 男子吃饭时倒地身亡,只因看了一条朋友圈?朋友圈里说了什么?医生痛心:值班一晚三人不幸去世!

    新闻夜航 新榜6月全国公众号总排名第9 编者按: 哈尔滨市民赵先生今年58岁,由于心脏病他曾先后两次做了支架手术,术后医生千叮咛万嘱咐,告诫他一定要按时服药。 全文共 3720

  8. 8 留置针堵管了,拔针还是强行冲管?

    导语 “昨天刚扎的留置针,今天怎么就堵了? ” 这几乎是每位护理人员都遇到过的问题,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拔针重新穿刺? 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9. 9 进入中伏了!10个禁忌千万别犯,小心落下病根

    今年中伏一共有二十天(7月27日-8月15日20天),是一年最热的时候。 “冬病夏治,事半功倍!” 很多冬病都是夏天积累的。中伏,暑邪和湿邪交替,人体最容易落下病根,此时一定要

  10. 10 麻醉医生,如何才能成为围术期医生?

    围术期患者之家和舒适化医疗的理念为麻醉医生向围术期医生转变提出客观要求,围术期医学成为麻醉学的发展方向。但转变成为围术期医生,又受传统观念、体制、医生数量和技术

本文内容来自网友供稿,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反馈核实

Copyright 2024.爱妻自媒体,让大家了解更多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