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没人意识到“寄宿制”对中国孩子带来的惨痛伤害!

扎心!没人意识到“寄宿制”对中国孩子带来的惨痛伤害! 

[转载出处:www.ii77.com]

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如果不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就错过了生命中许多美妙的时刻。 [原创文章:www.ii77.com]


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到了高中阶段,寄宿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会小很多,但仍然建议最好住在家里。


扎心!没人意识到“寄宿制”对中国孩子带来的惨痛伤害!


寄宿制下长大的孩子,是半个孤儿院儿童


关于孩子寄宿,赞成派认为可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集体意识,反对派认为缺少家庭的温暖,不利于孩子的情感培养及智力发展。


我是明确反对寄宿制的,如果把孩子和父母隔绝开来,就可以锻炼出很强的自理能力;把孩子早早送入集体生活中,就可以有很好的集体意识、善于和人合作——按照这样的逻辑,孤儿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应该是最好的。


事实上,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大部分有较重的心理问题,自我意识和合作意识往往停留在较低层面——不是他们天赋不好,也不是保育员的工作不尽责,是他们被剥夺了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爱,从小缺少家庭气氛滋养,缺少和亲人的情感及语言交流,以至于成年后在心理及能力方面表现出永久的缺陷。


脑神经科学已证实,早期情感发育不良,会直接损害大脑的正常发育,使其结构异常,造成无法逆转的病理性改变。


在这方面,罗马尼亚曾犯过一个致命错误:


二战后,罗马尼亚人口锐减,政府规定每个育龄妇女至少要生4个孩子并可以送到政府出资的国家教养院集体抚养。此后先后有6万多名婴儿一出生就被送进教养院批量抚养。


这些孩子后来几乎都出现行为异常,大多数智力低下,情感发育不良,不会和人交流,无法形成对视和对话,独自坐在角落,不停地前后摇晃或不断重复某种刻板行为,对陌生人没有恐惧感,也没有沟通能力——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称之为“孤儿院现象”


扎心!没人意识到“寄宿制”对中国孩子带来的惨痛伤害!


家庭情感对孩子的重要性


美国心理学家曾用猕猴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充分证明早年情感滋润对一个有思维的生命到底有多重要:


心理学家把一些幼小的猕猴和母亲隔离开来,在笼子里安装了两个“假妈妈”。其中一个用硬邦邦的钢丝做成,但胸口上有奶瓶,另一个妈妈用绵软的绒布包裹,但没有奶瓶。


按照“有奶就是娘”的常理推断,小猴子应该和有奶的“钢丝妈妈”更亲近。但小猴子只有饿了才靠近钢丝妈妈,一吃完奶,就回到了绒布妈妈身边。


这个细节让我们看到小生命内心本能的向往和恐惧,它们对温暖的依恋和需求甚至超越了食物。


更令人警醒的是,这些猕猴成年后,大多数性情冷漠,不会交配或拒绝交配,不能正常融入集体生活中,走路也蹒跚不稳,甚至连叫声都不正常,永远处在猴子社会阶层的最下端。


即使通过人工办法让一些母猴怀孕,它们也对小猴冷漠无情,残忍虐待甚至咬死自己的孩子。


猕猴和人的基因有94%是相似的,它们身上反映的这种“孤儿院现象”说明,温暖的怀抱、慈爱的眼神、温柔的话语、肌肤相亲,是一个有智力的生命能正常成长所不可或缺的。


孩子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必须依循成长秩序渐次展开,宛如一粒种子必须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过程成长一样。


孩子首先要获得温饱、安全感、爱和亲情等这些自然需求,然后才能发展出更高一级的自律、合作、利他等意识和能力。


家庭的温暖,尤其是母爱,是一个儿童成长必不可少的心理营养品。


送孩子寄宿,本质上是反自然、反天性的,是成人无视儿童作为一个人的自然需求、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到孩子头上。尤其是送孩子上全托幼儿园,是在孩子幼年时期就急于去发展他的社会属性,减少他和父母相处的时间。


这样的拔苗助长,让孩子原始的自然需求得不到满足,今后他的社会属性也难正常成长、无法正常表达。


扎心!没人意识到“寄宿制”对中国孩子带来的惨痛伤害!


为事业打拼,不是对孩子大撒手的理由


有些家长说,我知道寄宿对孩子不好,但工作实在忙,没办法。


其实,观察我们身边的孩子,很容易明白一个事实:儿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必须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孩子越小,对父母之爱的要求越多,对相处时间和频次也就要求越多,这是儿童获取安全感的必需。


长期寄宿的孩子,潜意识中既害怕被父母抛弃,又对父母有怨恨,所以经常会表现出委屈、拒绝、过度缠绵和不可理喻。


有一次朋友聚餐,一对事业有成、中年得子的朋友带着5岁的儿子,据说那孩子3周岁就被送进北京市非常有名的一家幼儿园全托,自己会洗袜子内裤、睡觉起床都很自觉。


孩子看起来很聪慧、非常乖,坐在妈妈旁边默默地吃着饭。


那天一起吃饭的另外两个五六岁的小朋友一会儿就混熟了,吃完饭就跑到旁边的沙发上玩儿去了,而这个小男孩一会儿爬到妈妈怀里,搂着妈妈的脖子和妈妈缠绵,过一会儿爬到爸爸怀里和爸爸缠绵,看起来十分忧郁又烦躁,不说话,也始终不肯下地和小朋友玩儿,看得出内心有强烈的不安全感。


事实上,寄宿造成的情感疏离,不仅仅发生在孩子心里,也发生在父母心里。


缺少相处的长度和频次,彼此间的情感联结就会比较稀疏,爱的浓度和质量就不会高。许多父母不能很好地理解孩子,难以很好地与孩子沟通,这与他们和孩子相处机会少,建立的感情联结比较稀疏有关。


孩子幼小的时候,往往正是父母开始打拼的时候,但这不应该成为天天不见孩子的理由。年轻时谁不忙呢?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总有借口,再忙也要回家吧,哪怕每天只有半个小时和孩子相处,或者几分钟都是有意义的。


只要父子间常听到对方的声音,母子间常闻到彼此的气味,家中就会形成甜蜜的气场,这种气场包围着孩子,让他内心安全而滋润。


时间是最有弹性的东西,挤一挤就出来了。可加可不加的班,不加;新上映的大片,不看;朋友邀约吃饭,少去;屋子很乱,由它;睡眠不足,真的很累,累就累点吧,反正年轻……天下父母没有因为带孩子累死的,何况也就几年的时间。


事实上,送孩子寄宿唯一的好处是解脱父母,想想我们的爷爷、爸爸甚至我们自己是如何长大的,如何学会和人相处的,就知道寄宿并不是培养孩子自理和合作能力的必经之路,充其量只是个借口而已。


寄宿非但不能让孩子学会和他人相处,学会自立,反而削弱了孩子在这些方面的潜能。当一个孩子在亲情体验方面极其欠缺时,他只能出于紧张更多地索取爱,而不是学会施爱与他人;当他在幼儿园或学校统一管理下只知道服从时,他只能学会自我压抑,失去个性,而不能学会合作与体谅。


还有一种情况,是年轻父母由于工作忙,孩子交给老人带,担心老人过度娇纵孩子,两害相权取其轻,不得已而为之选择了寄宿。


但我认为,当家庭生活中有一个问题需要解决时,不能以牺牲儿童利益为代价,家长要慢慢想办法努力协调和老人的关系,慢慢用科学教育思想去影响老人,基本原则是不把难题交给弱小的孩子去扛。


我女儿圆圆上初中时就读的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当时我们自己作为家长对寄宿存在的问题认识不清。把一个年仅10岁的孩子抛到学校,一周才回一次家,不良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圆圆是个可以主动化解问题的孩子,可那3年是我在教育上感觉最力不从心、圆圆状态最不佳的3年。现在想来真是后悔。


孩子成长过程中会发生许多事情,如果天天能见到父母,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就可以及时被父母察觉,能和父母沟通,至少能在情感上得到及时的修复。不要指望孩子能把问题放一个星期,然后周末给你带回来。


3年的寄宿生活,至今仍给圆圆留下一些负面的东西,“排毒”需要很多年。每次聊起来那3年的生活,我都内疚万分。所幸女儿高中没再寄宿,状态一天比一天好,寄宿的负面影响才逐渐淡化。


扎心!没人意识到“寄宿制”对中国孩子带来的惨痛伤害!


全社会都没有认识到寄宿制的弊端


曾有人拿出著名的英国伊顿公学来证明寄宿制的优点。


实际情况是:


第一,伊顿公学是一所男校,不招太小的孩子,一般学生年龄在13-18岁,已相对成熟;


第二,学校的办学思想比较先进,教师素质比较高;


第三,学校在录取方面有较高的条件,学生本身素质就比较好,并且学校也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伊顿公学如同一顶王冠,搜罗了全国的顶级珍珠宝石而成,即使在英国也是不可复制的。所以它只能当一个特例来看,没有代表性。


我认为孩子在读大学前都不应该寄宿。到了高中阶段,寄宿对孩子的负面影响会小很多,但仍然建议最好住在家里。


遇到有家长问我是否应该为了择校而让孩子去寄宿,我总是回答,哪怕上一个条件差些的学校,也一定要让孩子天天回家。


为了重点校而去寄宿,是非常不合算的一件事,表面上暂时能获得一些东西,但从长远看,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最好的寄宿学校也不能代替母亲”。


可惜,这个观点在当下还是不能为大多数家长甚至有时也不能被孩子接受:


我见过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因故和妈妈分开几年,不在一个城市生活,上初中时为了上省级重点校再次选择寄宿。


看着小小的他和妈妈在一起时的缠绵,以及眼神中时时流露的忧郁和紧张,我对孩子说还是选择一所在妈妈身边的普通学校吧,能天天见到妈妈比上重点校重要。


孩子很不满意我这样说,坚定地摇摇头,不,上重点校重要!


在广大农村,之前大规模的“撤点并校”使数百万农村儿童早早过上寄宿生活,许多儿童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厌学、辍学情况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多。


这种情况,我认为除了教育政策的失误,更重要的原因,是全社会都没有认识到孩子和母亲相处的重要性,没认识到寄宿制的弊端。


孩子不是无知无觉、没有感情的土豆,可以随意集中、装筐装袋地归类存放。保障儿童和父母在一起,应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一切涉及儿童利益的社会问题,都应在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前提下去解决。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反对让孩子上寄宿制学校,他认为孩子长时间和父母分离,会使家庭伦常和家庭幸福遭到最根本的破坏。


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弥补寄宿生活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他说,家庭教育是自然之神设置的,完整的家庭教育才是培养智慧的途径。


孩子真正属于父母的时间只有十几年,如果不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就错过了生命中许多美妙的时刻。


要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父母必须有这样的意识和自信: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

餐桌是最好的课桌,家是最出色的学校。


扎心!没人意识到“寄宿制”对中国孩子带来的惨痛伤害!

好文推荐

  1. 小学语文汉字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详解,干货收藏!

  2. 183条歇后语,让人发笑,充满智慧,值得孩子学习

  3. 最新《教师职业病时间表》出炉,看看您是第几级

  4. 100个文言实词陷阱,一不小心就“掉坑”!

  5. 古代儿童的暑期生活原来是这样的!

  6. 孩子性教育时间表(很详细,看后你就不难以启齿了)

温馨提示

 小编私人微信号:liubinxia998,欢迎添加好友进一步交流!

扎心!没人意识到“寄宿制”对中国孩子带来的惨痛伤害!

《作文指导报》创刊于1985年,全国公开发行,国内统一刊号:CN41—0086,为中国语文报刊协会(教育部主管)会报、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会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优秀少儿报刊。


热门文章

  1. 中秋吃月饼的寓意(中秋吃月饼的寓意和象征意义)2024-05-06
  2. 梦幻西游建业剧情攻略(梦幻西游建邺剧情攻略)2024-05-06
  3. 上海电机学院智慧教室学生版使用手册2024-05-06
  4. 【悦美文昌】济宁市文昌阁小学2024年五一劳动节放假通知及温馨提示2024-05-06
  5. 龙岩市市县联动开展普查登记督导工作2024-05-06
  6. 渔沟镇开展“廉洁自律树表率,风清气正扬征帆”活动2024-05-06
  7. 小小的愿望豆瓣电影评分(《小小的愿望》票房)2024-05-06
  8. 会员风采|城市建设学院赴耀华建设开展访企拓岗促就业专场座谈会2024-05-06
  9. 祝贺|菲尼克斯助力高中读书活动大赛荣获大奖2024-05-06
  10. 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决明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副作用)2024-05-06
  11. 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组成(生态系统的特点和组成部分)2024-05-06
  12. 正邦集团oa系统登录入口(正邦oa手机登录入口)2024-05-06
  13. 放假!2024-05-06
  14. 五一假期即将到来,中消协发布提醒2024-05-06
  15. 【教师讲座】做学生心理安全的守护者——乌一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详解专题讲座2024-05-06
  16. 叶赫那拉宇策出场集数(叶赫那拉煜麟)2024-05-06
  17. 中原管道制造有限公司电话(中原水管怎么样)2024-05-06
  18. 奋斗在新明朝第二部txt(奋斗在新明朝第二部贴吧)2024-05-05
  19. 2023年深市公司分红金额及比例均创新高,平均分红比例达39%2024-05-05
  20. 博腾股份:目前美国生物安全法案未对公司订单和业务开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2024-05-05
自媒体 微信号:ii77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爱八卦,爱爆料。

小编推荐

  1. 1 迷路的胚胎——危险的子宫外孕

    子宫外孕的初期,症状可能不太明显,很多孕妈妈妈只会发现自己的阴道有轻微出血,甚至不会产生任何征兆,但如果延后治疗,后期极有可能造成胚胎破裂,导致体内大量出血,严

  2. 2 医述 | 系列节目《心声》之健康心理 儿童多动症(五)如何训练孩子注意力和专注力?

    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根据联合国最新统计表明,我国多动症患者目前已经超过了3000多万人,患病率已经达到了5%。未得到及时改善治疗的患儿当中65%的症状都会

  3. 3 男孩被开水烫伤后,外婆竟凭经验做了这件事!连医生都“傻了”

    学消防 关注我,每天学点消防安全知识和技能 往伤口上撒盐, 这事光想想就觉得疼啊! 上周,宁波市妇儿医院小儿烧伤科接诊了一名被开水烫伤的3岁男孩。 在玩耍中,男孩不小心

  4. 4 育儿专家总结出13个常见育儿谣言,第1个我就中招了

    关于育儿,我们经常会听很多民间流传下来的育儿常识,比如:给新生儿挤奶头,胎发一定要剃这些习俗很多一直流传下来,有一些是科学,而有一部分却是毫无根据。 今天就整理总

  5. 5 这部性教育片拍出了新高度,有娃没娃的都该看看!

    推荐给所有人看,不论是否为人父母,为了终有一天当孩子来问我们时,我们可以用正确的态度、正确的知识、正确的方法解答孩子心中的疑问。 每个人小时候,都问过父母这个问题

  6. 6 培养平庸无趣的孩子,你只需消灭他的好奇心

    你家有个「问题」儿童吗? 大家好,我是帆帆老师,做幼儿园教师已经有十几年了。每次跟家长沟通,我都会发现,几乎所有孩子都爱做这些事情: 爱提问 ,还总是问稀奇古怪的十

  7. 7 朱雨辰妈妈:真正的母爱,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了不起的辣妈 爱自己,和孩子共同进步 作者 | C 妈 来源 | C 妈生活志 龙应台在《目送》中说,所有的爱都指向相聚,唯有母爱,指向别离。爱他,就给他自由,让他独立。 可现实中

  8. 8 我给孩子退烧,却把她送进了ICU重症室……记住这4点,能救命!

    儿康堂 怕生病,调体质 好体质,选儿康堂 (点击绿色小喇叭,听故事~) 虹虹妈一看到“发烧”两个字就会心惊肉跳,每当宝贝发烧就如临大敌。 因为隔壁家的孩子脑炎发烧,常年

  9. 9 不能按时给宝宝打疫苗?了解这5件事很重要!

    来源:疫苗小豆苗

  10. 10 让人震惊的日本幼儿园身体素质课!才发觉我们的孩子上了个假幼儿园!

    “教育是最廉价的国防” ——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战后的日本。别说日本仔变态,他们教育幼儿确实有一手。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看完日本这个幼儿园的身体素质课,大家都震惊了

本文内容来自网友供稿,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反馈核实

Copyright 2024.爱妻自媒体,让大家了解更多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