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女孩低烧,输液死亡:一生病就输液,祸害了多少孩子

4岁女孩低烧,输液死亡:一生病就输液,祸害了多少孩子
[好文分享:www.ii77.com]

4岁女孩低烧,输液死亡:一生病就输液,祸害了多少孩子 [原创文章:www.ii77.com]


作者| 国馆

来源| 国馆(ID:guoguan5000)


LEAD


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文字/王小波


所长有话说:

大家好,我是肥猫。

一直以来,有病就打吊瓶输液,好像已经渗透到一些人的骨子里,大家都觉得输液好得快,方便又高效。

特别是中国的家长,从小喜欢给孩子输液,却忽略了其中的各种隐患。

近几年,随着输液的危害被逐步认识,中国多地陆续出台了对门诊输液的限制性措施。

截至目前,吉林、安徽、浙江、江苏、江西、广西、深圳等多个省、区市已经控制或取消了医院成人门诊输液治疗。

作为患者,我们在生病时一定要科学治疗,不要盲目输液,切忌图一时之快而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那么,输液到底有哪些危害?今天,我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


01


前不久,山东淄博发生了一件让人心痛的事情。

 

4岁女孩辰辰,只因发烧37.5度,在私人诊所输液致死!

 

据母亲田女士回忆,当时辰辰出现轻微发热症状,带她去某诊所治疗,医生测得体温是37.5℃,并开了3瓶吊针。

 

输液前,辰辰还能活蹦乱跳,谁知在第一个吊瓶未打完后,开始出现体温上升、手脚冰凉、怕冷的症状。

 

打完三只吊瓶后,田女士抱着辰辰回家:

 

“那时孩子已经没有力气行走了,回到家后就说想睡觉。”

 

田女士告诉记者,辰辰躺下30分钟左右,突然口鼻流血、嘴唇发紫。

 

即使第一时间拨打120紧急送往淄博市中心医院,但医生还是遗憾地告诉家长:

 

“孩子已经没有心跳了。”

来源 | 齐鲁晚报

4岁女孩低烧,输液死亡:一生病就输液,祸害了多少孩子


事件爆出后,不少网友表示难以释怀。

 

37.5℃这样的低烧,真的需要输液吗?

 

作为中国人最常见的治疗手段,输液真的会危机生命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起来重新了解一下。

 

输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02

/“吊瓶森林”泛滥,关于输液的3大误区/


在中国,一感冒就输液,一发炎就输液,似乎成了固定流程。

 

不管大人还是小孩,只要生病就输液,就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

 

有人形容,医院的输液区总是人满为患,吊管一根接一根,像一片“吊瓶森林”。

 

据中国安全注射联盟统计,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平均每人8瓶,远高于国际标准的2.5至3.3瓶。

 

很多患者都得了“输液病”,他们过分相信输液的疗效,还因长期的盲目输液,造成了种种误区。


4岁女孩低烧,输液死亡:一生病就输液,祸害了多少孩子


①  输液=快点好

 

不少人以为“打吊针,就能好得快”,所以无论什么病,都想靠输液加快治疗速度。

 

实际上,人类绝大多数疾病,都是治不好的!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无法治愈的疾病都有哪些?

 

丁香医生医学总监田吉顺,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科普:

 

“医学上,无法治愈的疾病占绝大多数,有些病因都不清楚,更不要说治愈了。

 

像‘临床治愈’的概念,只是控制住了病情。人类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有的疾病其实是自愈的,也就是自己好了,最典型的就是‘感冒’。”

 

很多人认为感冒之治好的,其实感冒都是人体自愈的,你吃的那些药,都只能缓解感冒症状,而无法真正治好感冒。

 

所以,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大都是针对症状,而非真正的病因。只能不同程度地缓解症状而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像我们常见的普通流感,病程一般5—7天,抵抗力差者,病程还会拉长。即使打针吃药,也至少需要一周的恢复时间。

 

输液好得快,只是表面现象,因为药液直接输入到血管内,随着血液循环,直接被人体吸收,造成“好得快”的假象。

 

与此相反,真正输液导致的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的风险更大。

 

2014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在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给药方式中,58.7%来自静脉输液。

 

常见的反应有发热、红疹、瘙痒、肿胀等过敏性反应,严重者还可能休克甚至死亡

 

有人认为,输液相当于一次小型手术,是公认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在很多西方国家,输液是仅仅针对急救患者和重症病人的治疗方法。

 

是否要输液,应该由患者的临床表现、药物的特点和医师的综合判断等等因素来决定,只有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等情况,才应选择静脉注射。如果患者肠胃功能正常,口服药物应是第一选择。

热门文章

  1. 随手记理财安全(随手记投资理财怎么记账)2024-05-09
  2. 依依私人影院(依依私人影院)2024-05-09
  3. 数学和奥数有什么区别(数学跟奥数有什么区别)2024-05-09
  4. 红鸾(红鸾入夫妻宫)2024-05-09
  5. 万爱千恩歌词(万爱千恩歌词表)2024-05-09
  6. 如何关闭搜狗的推送广告(搜狗推送广告如何取消)2024-05-09
  7. 全程电子化如何签名(全程电子化签名证书密码不对怎么办)2024-05-09
  8. 健康养生堂取名大全(健康养生堂取什么名字好)2024-05-09
  9. 为什么会早泄(为什么会早泄)2024-05-09
  10. 如何看电脑上wifi密码(怎么看电脑wifi的密码)2024-05-09
  11. 什么是标准差计分法(标准差计分发)2024-05-09
  12. 明星经纪人资格证自考报名时间(明星经纪人资格证自考报名入口)2024-05-09
  13. 欧洲主要股指集体收涨,英国富时100指数、欧洲STOXX 600指数均续创历史新高2024-05-09
  14. 移徙最先搬什么进去(移徙,入宅,搬家有什么区别)2024-05-09
  15. 梅婷夏雨主演的电视剧(梅婷夏雨主演的电视剧岳母赶走哥嫂是第几集)2024-05-09
  16. 枫林网线上看(枫林网韩剧列表)2024-05-08
  17. 熔断器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熔断器的符号图片)2024-05-08
  18. 20CM涨停股瑞丰高材:预计今年合成生物材料相关产品销售收入不超100万元2024-05-08
  19. *ST越博:因未在规定期限内披露2023年年报,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2024-05-08
  20. *ST美尚: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将被深交所终止上市交易,股票5月9日起停牌2024-05-08
自媒体 微信号:ii77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爱八卦,爱爆料。

小编推荐

  1. 1 全国这些地方胃癌、痛风、脑血管病、结石……高发,就是因为一个要命习惯!

    健康时报 权威健康资讯,因专业而信赖! 胃癌、痛风、脑血管病、结石……往往提到这些疾病,总会有几个很特定的高发区域,这不仅是因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更可能是因为一个

  2. 2 橄榄油、豆油、调和油……预防心血管疾病就要选好油?真正健康的选择是这个!

    微视:熊猫医学科普 介绍 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也是最早承担高干保健和外宾医疗任务的医

  3. 3 衰老,或是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疾病... ...

    人老了,不一定都患病,但衰老却会给疾病可乘之机。而一旦患上老年病,就会出现病理性衰老,反过来又会加速机体的老化。 有人说:衰老是不可抗拒的,就像时间之箭不可阻挡一

  4. 4 医生微信群内答疑收红包,院方:暂扣所得、责令退群 | 丁香早读

    每个工作日早晨 丁香早读 准时更新 第一时间 追踪医疗热点 温州一医生微信群内答疑收红包,院方:暂扣所得、责令退群 1 月 23 日,一名温州网友在微博爆料: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

  5. 5 最新进展—基因疗法助力多种疾病诊疗

    本文系生物谷原创编译,欢迎分享,转载须授权! 谷 君 说 基因疗法 临床试验 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多项基因疗法项目相继在美国、欧盟、中国等国家获批上市,而且基因疗法的治疗

  6. 6 明天升温至16度,后天又暴跌到0!过山车模式气温除了防流感这三类人更要小心!

    筒子们,温馨提示: 过完今天,还有5天就要除夕了。。。。 好消息是: 我们要全面开启大吃大喝模式了。。。 坏消息是: 老天爷和流感并没有打算放假歇歇的意思、、、 过去几天

  7. 7 Humira诞生记:诺奖技术带来的重磅疗法

    ▎药明 康德/报道 很多人说,新药研发的历史,就是我们了解生物学的历史。随着我们对基础生物学理解的不断加深,诸多创新生物医药技术也随之而来。近年来兴起的癌症免疫疗法

  8. 8 6种“靓”色食物不要购买,食用坚果要因人而异!

    挑选健康新鲜的食材对健康非常重要,很多颜色特别鲜艳的食材,可能存在健康的隐患。6种“靓”色食物千万不要买! 小知识: 小米的营养价值非常丰富,被誉为长寿食品。 小米如

  9. 9 18个科室医生的联合忠告!现在知道还不晚

    更多发现,点击上方 “陕西百姓健康网” 一键关注 导语 | preface ▼ 小事不注意,大病染上身! 这18个科室医生的金玉良言 请为自己和家人收藏~ 染发是否会致癌还没有明确定论,不

  10. 10 人体神秘纤维:怪病莫吉隆斯症真实存在吗?

    莫吉隆斯症中人体纤维的假想图,图源:iVoox 利维坦按: 莫吉隆斯症 (Morgellons),一个在医学界仍未被广泛认可的病症。临床表现中最奇异的一点是—— 患者称自己身体的表皮中长

本文内容来自网友供稿,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反馈核实

Copyright 2024.爱妻自媒体,让大家了解更多图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