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样学习《伤寒论》,才能提高效果?

到底怎样学习《伤寒论》,才能提高效果?

[原创文章:www.ii77.com]


[原文来自:www.ii77.com]

《伤寒论》是学习中医的必修课程之一,课时较多,学生学习时,一般花的力气也很大,可是效果却并不理想,虽然不能说没有效果,但多数往往认为收获不大,特别是认为难以结合临床。果真是这样,那么,《伤寒论》的理论还有什么价值?岂非浪费时间!


事实并非如此,《伤寒论》的理论来自实践,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已被千百位医家亿万次实践所证明。可以说,历代的有名医家,没有一位是对《伤寒论》没有研究的。


专门为《伤寒论》作注的就有三四百家之多,..医家对《伤寒论》也备极推崇,喻之为“医魂”。


为什么会产生学习《伤寒论》用处不大的结论?这是由于没有理解《伤寒论》的精神实质,加之学习不得其法,未能抓住重点等缘故。本文即就这一问题略作探讨,以供学习者参考。


破除偏见,正确认识


学习《伤寒论》首先应破除“《伤寒论》为外感病专著”的传统偏见。《伤寒论》虽然书名“伤寒”,实际仍有许多关于杂病的内容,正如柯韵伯所析:“自王叔和编次,伤寒杂病分为两书,于本论删去杂病,然论中杂病留而未去者尚多,是叔和有《伤寒论》之专名,终不失伤寒杂病合论之根蒂也。”


又说:“世谓治伤寒,即能治杂病,岂知仲景杂病论,即在《伤寒论》中。且伤寒中又最多杂病夹杂其间,故伤寒与杂病合论,则伤寒杂病之证治井然。”


再之《伤寒论》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体系及所揭示的理法方药规律,都富有普遍意义,决非仅限于外感病。方有执对此曾明确提出:“论病以辨明伤寒,非谓论伤寒之一病也。”


所以,要提高学习《伤寒论》的效果,绝不可把它只作为单纯的外感病来学习,而应作为“辨证论治”理论的基础来学,不仅是诊断学、方剂学的基础,而且是临床各科辨治学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伤寒论》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才能真正提高《伤寒论》的学习效果。


六经八纲,密切结合


由于六经辨证理论渊源于《伤寒论》,以致被人误认为六经辨证专适于外感病,甚至主张只适用于风寒性质的外感病。


其实,六经病既不是独立的病种,也不是百病之外的疾病,而是对所有疾病内在病变共性的概括,尽管疾病的种类很多,临床表现各异,但就其内在病理变化来说,总不出六经的范围,所以六经辨证对临床有着普遍意义。


何秀山说:“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这一认识非常重要,如果仍拘执六经辨证只适合于风寒性质外感病之说,那么,学习《伤寒论》就不会有多大收获。


然而,六经辨证,只是辨病之所在,确定不了病的性质,所以《伤寒论》在辨明六经病的同时,十分重视辨别疾病性质的“八纲”。


早在明代陶节庵已经指出:“夫伤寒三百九十七法,无出于表里虚实阴阳冷热八者。”徐春甫更提出:“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为伤寒之纲领。”从《伤寒论》内容来看,确实全部贯穿着八纲辨证精神,可见陶、徐等医家的论点是完全正确的。


那种把八纲排除在《伤寒论》之外的主张,无疑是错误的。


我们学习《伤寒论》必须重视八纲辨证,要知八纲与六经是仲景辨证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必须密切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着重一个“辨”字


《伤寒论》辨证理论的最大优点,是具体分析的辨证活法,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不仅示人以常,尤贵示人以变,这种具体分析的方法,充满在全书内容中。


然而有许多条文十分简单,有的只有一个症状或脉象,即提出主治方剂,似乎体现不出什么具体分析,其实这类条文所举的一个症状或脉象,就是该证的辨证要点,它必然还伴有其他许多症状,只是略而未言罢了。


如果和相近的条文对比一下,则具体分析的辨证精神自跃然纸上。


例如“脉浮紧,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1条)乃是举脉略证,假使没有表证,单据脉浮,怎么用麻黄汤发汗呢?不难看出,本条旨在示人虽然表证悉具,但必须是脉浮,始可发汗;如果不是脉浮而是脉沉,则切不可再发汗。有的即使是脉浮数,但尺中脉微,或者脉浮紧,而尺中脉迟,也均不再发汗。



(49条、50条)有的发汗之后,复见表证而脉浮数,则虽应发汗,却不可用麻黄汤,只宜桂枝汤。(57条)又如“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276条)因为太阴病,脾阳不足,虽兼有脉浮等表证,即使无汗,也不可用麻黄汤。


再如“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69条)“烦躁”固然是主症,然而仅据烦躁这一症状,怎么能用茯苓四逆汤?


这也是略去了其他脉证,只要与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相联系,则不难看出本证也必具有干姜附子汤证的脉证,只是烦躁的程度严重,非干姜附子汤所能胜任,故需要回阳益阴安神的茯苓四逆汤。这样的例子极多,毋庸赘举。


但是也有许多长条文,夹叙夹议,头绪纷繁,似乎缺乏要领,实际上正是通过这些复杂病情的讨论,揭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方法,因而尤富指导意义。


例如23条,“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一日二三度发。”“如疟状”就是辨证要点,意在与疟疾作鉴别,因发热恶寒间歇发作,与疟疾相似,但是疟疾的发作有定时,一日一发或间日一发,而本证却是一日二三度发,自不可误诊为疟疾。


然而为什么会如疟状?其机理有许多不同,不可一概而论,必须具体分析。


所以接着举出三种情况:


其一是因病程较长,正气较虚,邪亦不甚,正气仍能数与邪争,所以恶寒发热,一日二三度发。热多寒少,标志着正能胜邪,不呕,清便欲自可,标志着里和无热,那么,就可更加肯定热多是正复而非邪盛。再结合脉象微缓,微为邪衰,缓属正复,脉证合参,从而断定为欲愈之候。


其二虽是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但不是热多寒少而应属于正虚,绝不可误作欲愈之候,而是阴阳俱虚,自应治以补正,汗吐下等攻邪方法严格禁用,所以郑重提出“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其三是面有热色,根据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不呕,清便欲自可等症,可以肯定不是阴盛格阳证,而是表气怫郁所致,但是,如果属于表郁,必然还兼有无汗身痒等症,这表明有目的地问诊十分重要。


为什么会面红身痒?“以其不能得小汗出”就是具体说明。


本证既不同于欲愈候,又不同于阴阳俱虚,所以治用调和荣卫,轻微发汗的桂枝麻黄各半汤。

自媒体 微信号:ii77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爱八卦,爱爆料。

小编推荐

  1. 1 2019年排名第一的长寿方,不花一分钱,送给你!

    世界上最珍贵、最养生的东西是什么?不是冬虫夏草也不是山珍海味,它是水、空气和阳光! 可见,最好的养生都是免费的,最好的药物是习惯,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2019年到了 送你

  2. 2 这些全国最XX的医院,你都知道吗?

    导语:你的医院上榜了吗?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置医院的国家。远在西汉年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汉武帝刘彻就在各地设置医治场所,配备医生、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 上次我们

  3. 3 想吃零食又怕胖,无糖食品降糖又减肥?你的误区很危险

    普天同庆 肥宅快乐水 陆续都有了无糖无热量版 “无糖食品”悄悄走红 但它们真的对健康无害吗? 包装上写着“无糖” 就真的没有糖了吗? “无糖食品”的定义 按国际惯例,无糖食

  4. 4 流感不是普通感冒,严重流感可造成生命危险,一定要引起重视

    寒冬来临,又到了流感多发的时节。 流感不是普普通通的感冒,抵抗力低下,身体素质欠佳的人群一定要引起重视了:严重流感,可造成生命危险! 当然,流感也无须过度恐慌,让我

  5. 5 肾病患者饭后一定要吃这个,它可以排出人体内的毒素

    要不要来点饭后水果呢? 不要了吧!医生说我最好不要吃水果 可是这个水果在饭后吃可以将人体内的毒素排出来…… 是吗?那是什么呢? 往下看! 梨,大家都不陌生吧! 味甘微酸

  6. 6 23 岁,癌症晚期:对自己不好,真的会死!

    睡不着吗?没关系 后台回复 「晚安」 ,汤汤在等你 最近,汤汤的朋友圈被一位 28 岁的金融美少女刷屏了。 她在上海金融行业工作,大约一个月前查出了癌症,这是一种非常严重、

  7. 7 女子这个部位满是“沙子”,不得不全部切除!只因这项坑惨无数人的操作

    因为长期在外面按摩保养乳房 一女子差点得了乳癌 医生在她的乳房里发现数不清的“沙粒” 高危!胸内满是“沙粒” 湖北武汉48岁的朱女士未婚未育。半年前,她在体检时发现右侧

  8. 8 今日小寒丨如何喝茶养生?

    小寒时节的喝茶养生 文丨砂海墨韵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言: 「 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 意思是 时节至十二月分,月初天气渐寒,故曰小寒,月中则为大

  9. 9 “住院72天,我卖了2套房”

  10. 10 二十四节气丨小寒药膳食疗养生

    ↑ 点击上方 【养生正道】 关注更多养生知识 ↑ 导读 “小寒”为冬季的第五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与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时间一般在

本文内容来自网友供稿,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反馈核实

Copyright 2024.爱妻自媒体,让大家了解更多图文资讯!